您当前的位置:教育资源>小学>语文>教学资料>阅览文章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时间:2017/1/10 15:36:59 来源:横涧小学 钱亚春字体显示:大 中 小阅读:10367 次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横涧小学 钱亚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在文中谈迁的信念”是什么?(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他一共几次编写《国榷》?

二、文本探究

1、他第一次编写的《国榷》是什么样子的呢?

投影“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你发现这句话有什么特点呢?(数字)你把这些数字圈出来,并把这句话读一读,选择其中你最感兴趣的那些数字,谈谈你的感受。

带着你的感受,读出这些有生命的数字。齐读。

2、二十多年,几千个日日夜夜,让我们把镜头聚焦在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投影“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书上的这句话,我把它调整了一下,你来读一读,比较一下,两者效果有怎样的不同。

    抓住“一点、一百多里路”的对比,以及“竟”字。(这一点是多少呢?占整部书多少比例呢?付出的代价呢?为什么要这么做?读了不少明代史书,觉得其中错漏甚多,因此立下了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符合明代历史事实的明史的志愿。一般人想得到吗?一百多里,成人正常速度要走40多个小时。)

补充:谈迁寻找史料的过程十分艰辛。很多相关的书籍只有富贵人家才有,他必须厚着脸皮上门求借。遇到一些珍贵的书籍,主人家不肯轻易外借,他还要当场掏出纸笔进行抄录。借书的过程中,他经常遭到嘲笑,甚至遭到驱赶。有时为了借到一本书,他竟迎着刺骨的寒风,飘飞的大雪,坐在人家门口等上一天。

3、经过艰辛的付出,谈迁终于完成了《国榷》,然而却发生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是什么事呢?——(书稿被偷)你能读一读这部分吗?

小偷偷走的仅仅是一箱书稿吗?他实际上是偷走了什么?

4 当谈迁面对人生的厄运时,他有着怎样的表现呢?(在文中找出来读一读)

1  起初,面对致命的打击,他茶饭不思••••••不停流淌“读书应该聆听人物内心的声音。同学们,假如你就是谈迁,此刻你的内心会想到些什么?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你再来读一读这句话。读着读着,老师仿佛看到一个瘦弱的老人在饭桌前傻傻地发呆,你仿佛看见(读),你仿佛看见(读)

的确,这对谈迁而言,打击太大了,当时的谈迁老泪纵横,仰天长叹:“噫,吾力殚矣!”(板书,二十余载成巨制,一夕之间化云烟)

这种灾难,这种打击对年近六旬,体弱多病的谈迁来说真是(晴天霹雳、祸从天降、灭顶之灾)

2)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的确,历史上被致命的打击打垮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明末清初的文学家钱谦益就是一位。看——(出示:)

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钱谦益修订明史时,已经成稿250卷。但他的藏书楼遭遇火灾,图书稿子全部烧毁。他精神彻底崩溃,于是皈依佛门。

而谈迁呢?他丢掉了《国榷》,丢掉了青春,丢掉了心血,但他唯独没丢掉的是(信念)他的信念就是——

他又是如何做的?他做出这个选择容易吗?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挣脱。奋力摆脱什么?——痛苦,可见——   ,你再来读一读。

是的,谈迁没有被击垮,他向命运发起了挑战,他发誓说:“吾手尚在,宁已乎!”我的手还在,难道就这样停下来吗?让我们一起读出他发下的誓言。是什么支撑他发出如此有力的声音? ——是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5、在厄运面前,谈迁没有被打垮,因为他的信念是坚定的,更何况,这个信念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风雨洗礼,是更不可能轻易放弃的。(板书:厄运不改男儿志)

从头撰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哪!谈迁是怎么做的?请你找出来读一读,哪些词语或句子让你感受深刻的,在书旁写下你的感悟。

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的一幅幅画面:(配乐)

“也许那是一个黄沙漫天飞舞的早晨……

  也许那是一个骄阳似火的午后……

  也许那是一个寒风凛冽、滴水成冰的晚上……

  也许那一天他劳累过度病倒了……”

  请把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用你细腻的笔触描写出来。

6 是什么支撑着59岁的谈迁四处寻访,亲自考察?

是什么支撑着他一袭破衫终日在风沙中奔波?

又是什么支撑着年老体弱的谈迁在孤灯下奋笔疾书?(读课题)

“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终于,新的《国榷》诞生了,谁来介绍新的《国榷》?

从他的介绍中,你感受到什么?(贴板书:从头再来垂青史)

让我们和谈迁一起来分享这份来之不易的喜悦(齐读)

7 作者蒋光宇读了这个故事后,留下这样一段话,引读第四节。

8 学完文章,你想对谈迁说什么?

老师也想来说一说,表达对谈迁的敬仰之情。

    二十六载风风雨雨,白了少年头,著成《国榷》。一夕化为乌有,铮铮铁骨又何惧从头再来。只要心存信念,终能铸就恢恢明史。谈迁,他一生只写了一本书,然而却名垂青史。他人格的光辉闪耀在历史的夜空,激励着每个遭遇厄运的人,成为他们的希望之光。

9、 在和困难作斗争的道路上,谈迁并不孤独,和他一样的勇士还有很多,你知道哪些?

10、总结投影:学习了这篇课文,相信你们以后遇到困难、挫折甚至厄运,一定能和这些勇士一样,和困难作斗争。老师祝愿你们像高尔基的海燕一样,能够振翅搏击人生的风浪,走向成功与辉煌。

 

教后反思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本课的人文性很强,让学生谈谈这些人文性的东西并不难,但是也容易落入虚幻的人文精神感悟的空洞说教之中,很容易上成思品课。因此,我在教学中力求凸显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立足语言,确保语言,通过语言文字的赏析品位,感悟谈迁的坚强,使这一课上出浓浓的语文味。

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几组数字。并引导学生将它们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抽象的数字形象化、具体化、情感化。比如课文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中,连续用了“20多年”、“6次”“50多岁”“500多万”等数字,我让学生说说从这些数字中,你读出了什么。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读:“20多年”包含了多少日日夜夜、风霜雨雪、酸甜苦辣!“6次”修改,意味着谈迁不知查阅了多少史料,不知亲自考察了多少地方,反复查证,反复修改,这“6”字包含了多少艰辛和心血啊!从中学生感受到了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再如第四自然段中写到“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4千字……”我让学生思考:从“104”、“4284千”中,你又有什么感悟呢?通过交流,他们知道了这是谈迁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用生命铸就而成的,是对谈迁奋斗一生的最好回报。读着这些数字,我们不禁对谈迁肃然起敬。

     3自然段是领悟人物感情精髓的重点段落,谈迁的信念是什么?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又指什么?在谈迁重写《国榷》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谈迁的行动中感受谈迁的“打不垮”。在反复引读课文的基础上,我根据学生的需要重组教学,设计成更加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如在理解“终日奔波”这个词语时,我创设给学生自由想像的空间,让学生多方面形象地理解词句,感受人物的情怀。清晨,凉气袭人,当人们——,中午,烈日当空,当人们——,晚上,月黑风高,当人们——,从清晨到中午,从中午到晚上,这就是“终日奔波”。学生的感悟、理解是多元的,教学中,我尊重了学生思想,张扬了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但放而不散,最终能把握住课堂,回到理解词句,感悟人物情怀的基点上。  

我觉得我对课堂的把握程度不够,在指导学生朗读方面做得还不够好,不会灵活地去给予学生评价,今后还要多加努力。

 

分享到:

新闻总数:3124 今日访问量:9437 本月访问量:1112141 总访问量: 54974633

主办单位: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 - 地址:燕湖路1号 - 邮编:210012 - 联系电话:87215175

技术维护: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备案号:苏ICP备170251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