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教育资源>综合>艺术>教育科研>阅览文章

指向美术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策略一份大单元教学设计引发的思考

溧阳市燕湖小学 王琦

时间:2023/6/30 11:10:38 来源:朱凌怡字体显示:大 中 小阅读:6408 次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前不久我接到了这样一份任务:

主题:单元化美术教学的研究和实施

课题:以五年级《作文插图》《我设计的图书封面》《我做的图书》

《藏书票》等课中选择几课设计单元化教学(以江苏省单元教学设计方案格式撰写,字数小于 2500 字),并选一节展示的课提交详细的教学设计。

江苏省单元教学市级方案的格式中蕴含了许多对于我来说比较

陌生的词汇,比如:大观念、小问题、单元表现性任务、单元任务评价要点、需要关注真实情景、跨学科、能力素养的养成和学习评价及迁移。

对于这份陌生的任务,我意识到了自己专业的严重不足,急需充电。于是在网络上搜索了大量的信息,最后我锁定这本书——王大跟教授主编的《中小学美术教学论》第二版,这本书是目前高等院校美术学专业的示范教材,是非常权威的一本书。对于今天的讲座,我是打算和大家一起学习和梳理一下指向美术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策略到底该怎么去设计实施。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毕竟未来的各种比赛都需要以大单元教学设计为基础。

王大根,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美术课程标准》课题组核心成员、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协会中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师范大学是我的母校,很荣幸王大根教授是我的专业导师。时隔 12 年,他依然深深影响着我,品读他的书,倍感亲切。

接下来我将从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大单元教学设计框架三个部分展开我的知识梳理。

第一部分 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的提出

教育学领域 核心素养的提出,最早源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启动的一个项目——“素养界定与选择:理论与概念基础”,该项目旨在应对信息社会(或数字化时代)科技的急速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日渐增长的社会多元化、差异化和全球化现象,思考其对教育或人才培养带来的挑战。据此,项目确定了 素养的观念。区别于特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素养更多指向的是在特定真实情境中应用学科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之能力。经合组织提出,个体必领具备三大核心素养——能互动地使用工具、能在社会异质团体中互动、能自主行动,才能保障人的成功生活与健全社会的建设。

在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投的主持研究下,我国于 2016 年发布

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界定为 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又细化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国内其他重要学者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如张华比较了世界各地的研究后认为,核心素养亦称 “21 世纪素养,是人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需要,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其中的高级能力是人面对复杂问题情境时做出明智而富有创造性的判断,决策和行动能力,即像专家一样去思考。人性能力即建立在人性、情感、道德与责任基础上的能力。

二、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是知识观的转变。原先我们

仅仅让学生记住书本知识,而学科核心素养则要求学生通过找知识、用知识去解决学科问题,从而理解知识的产生和作用。知识不仅是事实性的名词,也是过程性的动词。

学科核心素养,即适应信息文明要求和末来社会挑战,运用学科核心观念,通过学科实践,以解決复染问题的学科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美术学科按像专家一样思考的原则,根据美术家的思维、创作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提炼出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创意实践、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五大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在 2022 版艺术课程标准出炉之后,我们熟知的五大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变成了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四大核心素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浓缩,值得我们深入挖掘探讨。

三、美术核心素养的落实运用学科观念,解决真实问题,促进学科理解,发展学科素养,这是信息时代学科教育的基本特征。基于学科核心观念,重建课程内容,是发展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联系美术学科,就是要指导学生运用美术不同的创作观,围绕情境化主题进行真实性美术创作,在体验各种美术创作活动的过程中促进对美术的理解,从而发展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在图中,“主题——欣赏——技法——构思——创作——展评” 总结了美术家思考、创作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都是具体的美术实践活动。按“像专家一样思考”的原则,这一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美术家思考、创作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美术学科“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这也明确了困惑教师们十多年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这一美术创作过程和美术实践又与五大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相互对应、环环相扣。

“主题”需要联系学生个人生活情境与社会情境,对应“文化理解”;

“欣赏”并借鉴经典作品主要能促进“图像识读”;“技法”就是熟悉材料与工具、学习大师相应的“美术表现”技法;“构思”包括搜集创作素材、构思构图,促进“创意实践”;“创作”需要寻找媒材与工具动手创作(含设计、制作),综合展示自己的“美术表现”素养;“展评”是完成作品、展示交流、评价总结等。此外,任何美术作品都包括形式与主题两大要素:“审美判断”主要针对作品的形式,既关注和学习名作的形式,也应不断审视和改进自己作品的形式;而

“文化理解”则侧重于作品的主题,既要学习名作表达什么主题、如何巧妙地表达主题,也要思考自己该如何完善形式以更好地表达主题。

因此,二者必须贯穿始终。

第二部分 大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一、大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步骤

1.钻研课标,分析教材

首先要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弄清本学期的教学内容、结构、各章节之间的联系,了解以前曾学过的和未来将要学习的内容,从而明确本单元或本节课的位置,确定其基本内容、要求、重点、难点等,为教学目标的设计奠定基础。

2.分析学生已有状态

教学目标是在学生已有基础上,经过教和学能够知道、理解和做

到的结果。因此,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发展水平,以及学生的态度、兴趣、爱好等个性因素,都需要认真考虑和分析。特別要关注那些美术天才儿童或学习障得儿童,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3.教学目标的作用

对教师而言,教学日标能提高教学的清晰度和可操作性,更好地指导教学、评价教学,对学生而言,能明确学习目标,使学习更为主动、自觉。

二、大单元教学目标的设定新一轮课程改革又提出“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学会“像专家一样思考”,以及在不可预测的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美术学科“像专家一样思考,就是“像艺术家一样创作”,就是美术学科研究性学习和解決问题的过程;其中的欣赏、技法、构思、创作、展评等美术活动就是美术学习的“方法”,而且又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相互对应、环环相扣。所以,我们把美术家的创作过程变成师生共同探究的教与学的过程,让学生在经历“像艺术家一样创作”的过程中体验各种美术活动,就能在完成自己作品的同时,全面提升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显然,这绝不是单课时教学所能完成的,必须采用大单元教学。

三、什么是大概念

各学科课程标准都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

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那么,究竟什么是“学科大概念”,又该怎么落实?

学科大概念是一个学科领域中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学科内容。联系美术学科特征,我们认为,美术学科大概念是指美术学科领城中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并贯穿、覆盖于该学科课程,让学生接受和持续续理解的学科内容。

四、基本问题的设定

著名哲学家伽达默尔曾说过:我们可以将每一个陈述都当作是

对某个问题的反应或回答,而要理解这个陈述,唯一的办法就是抓住这个陈述所要回答的那个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把知识得以产生的 问题还给学生。威金斯等人认为,基本问题,通向理解之门,基本问题不仅能够促进对某一特定主题单元的内容理解,也能激发知识间的联系和迁移。基本问题具有开放性,甚至涉及不同的价值观,具有以下四种不同但有所重叠的内涵。

在我们一生中会重复出现的重要问题。它范围很广,并具有永恒的特质,水远都是有争议的。比如,艺术欣赏是品位问题还是有固定的规则?

某一学科的核心思想和探究。即指向某一学科核心的大概念

或指向前沿技术知识的问题。比如,美术反映了文化还是塑造了文化?

学习核心内容所需的东西。如果一个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探究,厘清重要而复杂的观点、知识和技能——这是已设置好的通往发现的桥梁,只是学生还没有掌握或领会其价值一那么这样的问题就是基本问题。比如,优秀作品是如何吸引并抓住观众眼球的?

能最大限度地吸引特定的、各科各样的学习者。一些成人关心的问题不一定适合于学生,如果一个问题能够吸引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力,那它就是基本问题。

基本问题往往关注学科本质、观念和哲理等,比如,点在面面中有何意义,它如何传达信息?没有色彩的世界将是什么样子?陶艺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艺术与科学在人类进步的道路上分别产生了什么作用?一方水士是否也养育了一方民间玩具?

可见,基本问题完全不同于一般有标准答案的事实性课堂提问,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思维,还能深化其对学科本质的认识。

1.以基本问题探索大概念

大概念是一些正确的原则、规律,但是难以运用于课堂中,也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而基本问题同样指向学科的核心和本质,虽没有标准答案,但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所以必须用基本问题引导学生持续探索美术的大概念。

比如,运用各种媒材与技术创造视觉形象,表达思想、情感和

美化生活,是人的基本行为之一,这一基本观点的关键词很多,该关注哪方面?如果我们结合课程内容,即可拟出以下基本问题。

?素描除了能再现事物的形象之外,还有何艺术追求?

?相比各种绘画,版画的版材与印刷有何独到之美?

?中国西与門方绘面有何本质区別?

?雕塑家如何赋于材料以生命和意义?

这样的基本问题已经指向具体的美术门类,能与具体课程相结合,

引发学生的思考:什么是美术门类?选用什么媒材?用什么技法?又借助什么观念创作?如何表达?表达了什么思想和情感?等等,能让学生围绕绕这些基本问题持续探索美术的大概念。

2.将基本问题分解为小问题

基本问题还是因过于宽泛、不着边际而无从下手,与课堂数学仍有一段距腐。所以在具体实施时还应该从基本问题分解出一系列与学科、课题相关的、步步深入的小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讨论以及持续理解,有效地深化思维

基本问题

小问题

你了解你自己的性格吗?

你如何评价自己的性格?分析你的作品,能发现你性格的影子吗?同学们是如何看待你的性格的?你知道自己的性格后,还应该做些什么?

一方水土是否也养育了一方民间玩具?

南北方民间玩具风格的差异与水土有关吗?东西部民间玩具风格的差异与水土有关吗?在新的历史时期,这种水土的影响会扩大还是缩小?你希望在你的作品中强调水土的因素吗?

以上小问题具有以下特征。

①为“基本问题”提供了学科特定的研究途径。

设计小问题是为了通过具体主题和学科特征来一步步地揭示基本问题。

②没有正确答案。小问题也是开放性的,没有标准答案,它们有多种研究的可能性,能引发讨论或提出新问题,而不是诱导学生得出预期的“那个”答案。

③能激发和维持学习兴趣。好的小问题能适应各种兴趣和各种

学习风格,能激发学生的高级思维和讨论,并吸列学生进行持续探究,往往能生成新的议题,或产生教师始料不及的独特答案和创造性方法。

日前,新课改要求落实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就要引导学生经历“像艺术家一样创作”的过程,就需要采用情境化主题、多课时的“大单元教学”。这就要求为每个教学环节设计一个小问题,深化各环节学习时对学科本质的思考。举个例子,如下:

基本问题

小问题

古代文人为什么爱画山水画?

1.如何意在笔先?(主题)

2.古人画山水画追求的是什么?(欣赏)

3.山水画为何强调笔墨程式?(技法)

4.如何“搜尽奇峰打草稿”(构思)

5.山水画追求怎样的诗意?(创作)

6.怎样才算是“卧游之境”?(展评)

基本问题和小问题之间并无绝对的区别,教师没必要纠结某问题

属于基本问题还是小问题,而应该关注其作用,即确定学习的范围,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探究美术活动背后的学科大概念、美术本质

等,从而产生新的认识、新的观念,这就是美术学科的“研究性学习

第三部分 大单元教学设计框架

一、关于“逆向设计”

教学设计是为了更有效地设计教学活动,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活动。

但许多教师从输人端开始思考教学,即从固定的教材、擅长的教法,以及常见的活动开始思考教学,而不是从输出端开始思考教学,即从预期结果开始思考教学。换句话说,太多的教师都只关注自己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他们首先花大量的时间思考的是:自己要做什么、使用哪此材料、要求学生做什么,而不是首先思考为了达到什么学习目标,学生需要什么。”

1.传统教学设计的误区传统的教学设计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活动导向的的设计,这种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需要学习的有关概念,也缺乏对学生学习证据的明确关注。学生虽然积极地参与活动,但会出现“只动手不动脑”的现象,而缺乏对活动意义的深刻思考,就算学生真的有所领悟和收获,也是伴随着有趣的体验偶然发生的。二是灌输式教学,灌输是一个贬义词,教师的灌输使学生不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问题、建构起知识体系,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只是面对教材尽最大努力在规定时内内学习所有的事实材料,这种方式就像是走马观花,没有总括性目标来引导。

传统的教学设计使学生难以理解如下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学习这

个知识?大概念是什么?我们理解了什么?会做了什么?学生往往被动地跟随教师的节奏参与学习,虽然有时候也能发现学习的意义,但因为教学设计中的目标不够清晰,表现性目标不够明确,学生的反馈往往不能令人满意。

学生应该理解什么?这些活动能够让学生获得什么能力?应该

怎样设计和实施这些活动从而达到预期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证明自己获得了预期能力、领悟了相关的知识内容?应该如何选择与使用活动和资源,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并提供最有力的证据?基于此,我们提倡将习惯的做法进行“翻转”。教师在教学设计之初就要预设本课学习的预期结果,并根据教学目标所要求或暗含的表现性行为来设计教学。教师应思考:用什么来证明教学目标的达成?具体用什么证据来证明?学生达成目标的表现性行为是什么样的?只有从逻辑上导出合适的教学与学习体验,才能引导学生最终完成学习任务。

2.逆向设计的三个阶段阶段 1:确定预期结果

学生应该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能够做什么?什么内容值得理

解?什么是期望的持久理解?在阶段 1 中,我们思考学习目标,查看已发布的课程标淮,检验课程预期结果。通常要传授的内容比我们在有限时间里能能讲授的内容要多得多,所以我们必须做出选择。设计流程的第一阶段需要明确学习内容的优先次序。

阶段 2: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我们如何知道学生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结果?哪些证据能够证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逆向设计告诉我们要根据收集的评估证据(用于证实预期学习是否己完成)来思考单元或课程,而不是简单地根据要讲的内容或是一系列学习活动来思考单元或课程。这种方法鼓励教师和课程设计者在设计特定的单元和课程前,先要“像评估员一样思考”,思考如何确定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理解。

阶段 3: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

在逆向设计的第三阶段,我们必须思考几个关键问题:如果学生要有效地学习并获得预期结果,他们需要哪些知识(事实、概念、原理)和技能(过程、步骤、策略)?哪些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所需知识和技能?根据表现性目标,我们需要教哪些内容,指导学生做什么,以及如何用最恰当的方式开展教学?要完成这些目标,哪些材料和资源是最合适的?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在我们明确预期结果和评估证据,搞清楚它们意味着什么之后,才能真正做好教学计划的细节——包括教学方法、教学顺序,以及资源材料的选择。教学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一个清晰的目标能够帮助我们在设计时有所聚焦,并能指导有目的的行为朝预期结果发展。

逆向设计要求教师在开始设计一个单元或课程的时候,就要通过评估证据将内容标准或学习目标体化。

3.逆向设计模板

根据逆向设计的过程,用模板将内容整合,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

完成有助于学生理解的设计,避免活动导向设计和灌输式教学中的错误。

二、反观我的大单元教学设计

以五年级《作文插图》《我设计的图书封面》《我做的图书》《藏书票》等课中选择几课设计单元化教学(以江苏省单元教学设计方案格式撰写,字数小于 2500 字),并选一节展示的课提交详细的教学设计。

常州市小学美术学科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溧阳市燕湖小学 王琦

单元主题:

一本图书的诞生

学科

美术

学段

小学

年级

五年级

大观念

文学和美学相互联系、相互映衬。美学包含着文学理论,文学也可以表现出美学。

基本问题

如何把文学和美学紧密结合起来?

单元学习目标

通过收集、整理、观察、对比等方式感受不同的图书带来的文学、美学体验,了解美术在一本图书中的重要作用,奠定美学的重要地位。

利用绘画、手工、篆刻等方式、以阶梯式作业形式完成本单元学习任务,从平面到立体、从显性到隐性的作品形式表现美学与文学之间的联系。

在学习过程中制定学习任务单、分工计划表、任务采购清单等表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开展阶段性成果分享会、总结性成果博览会。

通过学习感受文学和美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分享阅读的能力,学会在阅读中关注美学元素,感受图文结合的排版美感。

单元评价方案

单元表现性任务

单元任务评估要点

当一回图书主编,制一本独有图书。学会阅读和分享,懂得爱护和收藏。


整个单元以表现性评价为主,采用分学时评价的方法

A

B

C


探究与分析:能确立任务,对现有图书进行分析,能对探究的问题进行总结。




创意与发展:能制定优秀作品的标准,能展示可被他人解读的设计方案,能合理地选择并完成最终的设计方案。




创作与实现:能完成作品,并对过程进行反思。




反思与评价:能制定评价标准,总结优点并提出改进意见。




单元结构设计

学习阶段

学习任务

小问题

学习活动

学习评价

第一阶段

(1 课时)

探究一本图书的诞生过程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主编?

1.填写资料收集表。 2.组织学习群沙龙。

学习群组内部评价,填写学习群组评价表。

第二阶段

(1 课时)

选择图书的题材和内容

作文内容如何提取关键要素?

1.欣赏插图,寻找要素。 2.品读文章,配上插画。

学习成果展示评价,自评和互评

第三阶段

(1 课时)

设计引人注目的图书封面

封面图文的内容要素该如何提取?

1.收集同学的作文插图

2.归纳对比封面图文要素

3.为班级作文集制作封面

学习成果展示评价,班级内部填写评价表。
















 

第四阶段

(1 课时)

举办一场阅读分享活动

如何评价一本书的好坏?

1.举办一场读书分享会

2.为我们做的这本图书开展义卖活动

举办学习成果博览会,全校师生线上投票。

第五阶段

(1 课时)

制作一枚独有的藏书票

如何制作一枚自己独有的藏书票。

1.尝试使用橡皮制作藏书票

2.解决安全使用刻刀的问题

3.解决如何反写文字的问题

在已阅书目上印上独有的藏书票

单元结构图

单元教学过程摘要


子课题 1

图书的制作工序

(单元课程的导入探究)

小问题

1.你会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制作工序?

2.一本图书会有哪些方面吸引读者?

3.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主编?


学习目标

学会收集、整理、分析相应的学习资料,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善于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素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组织学习群活动

2.      提出开放性问题

3.      维持现场秩序

4.      把控现场时间

5.    串联学生活动

1.      领取学习任务单

2.      制定学习任务调查表

3.      组织学习群沙龙

4.    学习成果分享展示











 


子课题 2

图书内容的选择课题《作文插图》

小问题

1.按内容划分图书的种类有哪些?

2.如何给一本作文书提供美学帮助?

3.针对作文内容如何提取关键要素?


学习目标

学会根据文字内容提取关键要素,了解为作文配图的作用,确立美学在图书制作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与语文老师联系收集学生优秀作文

2.      引导学生分析作文内容提取关键信息

3.    引导学生收集优秀作文插图

1.对比讨论《诗配画》《寓言和神话》的区别和联系

2.学习提取作文的关键要素

3.有效建立图文间的联系

4.初步体验页面的排版布局

子课题 3

图书封面的设计

课题《我设计的图书封面》

小问题

1.封面对于图书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2.封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什么?

3.封面图文的内容要素该如何提取?

4.封面图文的排版方式有哪些?

5.封面的配色方法有哪些?

学习目标

学会归纳对比图文要素、分析排版规律来帮助自己设计封面。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提供学习任务单

2.协助召开学习成果分享会

1.收集各式的图书封面

2.观察封面的组成部分

3.归纳对比图文要素

4.研究封面的排版样式

5.召开学习成果博览会

子课题 4

图书的分享课题《我做的图书》

小问题

1.你能体验阅读的快乐吗?

2.你了解图书收藏的方式吗?

3.你知道藏书票的相关知识吗?

学习目标

.举办一场读书分享会,举行一次“我与图书比身高”的读书活动,让学生体会阅读的乐趣。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协助学生举办读书分享会

2.协助携手举办图书义卖活动

3.帮助学生制作线上分享活动

1.积极参与图书的分享,对自己做的图书进行深度解读。

2.开展一次图书义卖活动

子课题 5

图书的收藏

课题《藏书票》

小问题

1.藏书票的图文要素有哪些?

2.你会安全使用刻刀吗?

3.你知道阴刻和阳刻的区别吗?

学习目标

学习藏书票的相关知识,学会用橡皮雕刻独有的藏书票,感受藏书票的构成美、图案美,体验创作的乐趣,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情感,加强文化意识和文化修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关注学生安全用刀的问题

2.收集大量藏书票的图片

1.尝试使用橡皮制作藏书票

2.解决安全使用刻刀的问题

3.解决如何反写文字的问题

第二部分展示课教学设计

子课题 3

图书封面的设计

课题《我设计的图书封面》

小问题

1.封面对于图书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2.封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什么?

3.封面图文的内容要素该如何提取?

4.封面图文的排版方式有哪些?

学习目标

学会归纳对比图文要素、分析排版规律来帮助自己设计封面。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提供学习任务单

2.协助召开学习成果分享会

1.收集各式的图书封面

2.观察封面的组成部分

3.归纳对比图文要素

4.研究封面的排版样式

5.召开学习成果博览会

一、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学习任务卡、彩色 A4 卡纸,作文插图学习成果手稿、希沃白板软件学生准备:一本最喜爱的图书、马克笔等色彩工具、素描纸、剪刀环境准备:每 4~6 人组成学习群、学习群名称卡、彩印各式图书封面对折立于学生周边或悬挂

二、成果性导入

师:老师的这里拥有一件无价的宝贝,它是文学与美学的碰撞,是许多人智慧的结晶,你们觉得老师的宝贝是什么?(师拿出上节课学生完成的作文插图手稿)师:当你们的作品集中在一起,组成厚厚的的一踏,老师翻阅起来津津有味,是不是可以成为一本独一无二的图书?师:作为优秀的图书主编,你觉得接下来我们该做什么?

三、探究性学习

根据学习任务卡解决以下小问题:

 


小问题 1:封面对于图书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作为一名优秀的图书主编,你能告诉我为什么要给书提供封面吗?群组讨论并由组长制定组员回答老师的问题。

小问题 2:封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什么?

群组内讨论并填写任务 1,由组长指定组员分享答案。

小问题 3:封面的图文要素该如何提取?

群组讨论并完成任务   1,组内分享并择优选取素材。

小问题 4:封面图文的排版方式有哪些?

群组内讨论提取关键要素,并完成任务 2 的设计草图。组内择优选择合适的布局排版完成作品。

四、分工合作

五、作品形式

各学习群成员根据分工表完成自己的绘画任务并把相关元素剪下,拼贴到彩色卡纸上,接着完成最后的字体装饰或背景装饰。

六、展示评价

以线上投票的形式选择最优作品成为班级作文集的封面。

七、整理与准备

1.引导学生做好卫生常规

2.为下一节课的阅读分享、图书义卖、“我和图书比身高”等活动作铺垫。

第一次撰写大单元教学设计,应该来说是一次尝试和挑战,当然也会呈现很多的问题,就比如:我第一稿的教学设计犯了很严重的错误。要求以五年级《作文插图》《我设计的图书封面》《我做的图书》

《藏书票》等课中选择几课设计单元化教学,而我做的只是把这几课的内容串联起来,每一课都有自己的基本问题和小问题,想想看三年级的孩子如何能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解决那么多问题?所以需要融合,需要有取舍。

还有大单元教学设计中的评价方法:如何变“教学评价”为“学习评价”?什么样的评价才是“真实性评价”?如何确定美术学习的预期结果?如何设计具有评价意义的美术学习单?还有在学习中如何设计和确定美术学习的评估证据?美术学习如何利用档案袋评价方式?这些都是值得我继续探究的问题。

总结

今天的讲座是一个大单元教学设计初学者的浅略探究,很多的问题也不是一个人埋头看书能解决的,需要大量的实践以及和同行们的不断探究才能形成真正的经验,希望未来能与在座各位携手共进。


分享到:

新闻总数:3137 今日访问量:24628 本月访问量:1331423 总访问量: 56434260

主办单位: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 - 地址:燕湖路1号 - 邮编:210012 - 联系电话:87215175

技术维护: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备案号:苏ICP备170251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