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市2023年小学六年级学业水平考试英语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时间:2023/6/29 15:24:40 来源:姜知宇字体显示:大 中 小阅读:2241 次
溧阳市2023年小学六年级学业水平考试
英语学科质量分析
一、测试概况
1.命题理解
2023年小学六年级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小学阶段的一次终结性评价,试题一方面检测学生小学四年来英语学习的兴趣、习惯、及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对语境的理解能力及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另一方面试题旨在有效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帮助和引导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获取相关教学反馈信息,了解命题新动态,引导教师对教学行为做出及时反思、调整和提升,从而进一步提高英语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
从试卷答题形式来看,本次六年级学业水平考试是第四年要求学生使用答题卡进行答卷。基于这届学生在之前的阶段性检测中已经使用过,且毕业班老师均已指导过学生如何涂卡,绝大部分学生在答题的正确性和规范性上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涂卡部分较多,共有51分的客观题,所以仍有部分学生涂卡的正确性和规范性有待加强。
从试卷检测形式来看,重点考查仍然是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关键能力,即听、读、看、写等语言技能,具体相关的考核题型分为:听力测试26分;语音和词汇18分(语音3小题,首字母填空6分和填写单词的正确形式6分);选择填空10分;翻译句子8分;口语运用共15分(补全对话5分和每空填一词10分);阅读理解15分(A首字母填空为5分,选择正确答案10分);书面表达8分(根据思维导图提示来写)。试卷分值共计10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
从试题检测内容来看,试题立足教材,有梯度地体现了检查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为教师今后的教学起到导向和促进作用。试题具有基础性,将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作为重点考查内容,听力、语音和词汇以及翻译句子等题目,大部分来自教材原文。试题也具备一定的区分度,重视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灵活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渗透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的考查。试题还要求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语言学习的情境性与语用性,学生在答题时需要在理解语言情景中有效运用语言。这些特点在听力、选择、口语运用、阅读以及书面表达中均有所体现,例如神州十五返回地球、神州十六宇航员桂海潮、父亲节、北京动物园明星动物——熊猫丫丫、新能源汽车、淄博烧烤、地铁标志、伟大的发明创造、外卖等热点话题。综合来看试题包含的信息量大、涉及的知识面广,要求学生综合运用语言及生活经验知识进行答题。命题者意图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引导并帮助学生关注“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语境,做到学以致用。
2.测试总体情况
(1)全市总体情况:
参考人数 | 平均分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满分率 | 及格率 | 优秀率 |
6682 | 80.3 | 100 | 3 | 1% | 91% | 57% |
(2)分数段统计:
分数段 | 100 | 95-99 | 90-94 | 85-89 | 80-84 | 75-79 |
人数 | 73 | 958 | 1381 | 1345 | 594 | 580 |
占比 | 1% | 14.5% | 20.9% | 20.3% | 8.9% | 8.7% |
分数段 | 70-74 | 60-69 | 50-59 | 40-49 | 30-39 | <30 |
人数 | 381 | 676 | 140 | 147 | 126 | 209 |
占比 | 5.7% | 10.2% | 2.1% | 2.2% | 1.9% | 3.1% |
二、测试结果与分析
1.各题型得分率统计:
题号 | 一A1 | A2 | A3 | A4 | A5 | B6 | B7 | B8 | B9 | B10 |
得分率 | 95.1 | 95.2 | 97.7 | 94.2 | 92.9 | 85.6 | 90.7 | 94 | 84.8 | 93.3 |
题号 | C11 | C12 | C13 | C14 | C15 | D16 | D17 | D18 | D19 | D20 |
得分率 | 73.3 | 96.3 | 74.7 | 88.2 | 91.1 | 94.5 | 96 | 86.8 | 81.3 | 72.9 |
题号 | E | 二A1 | A2 | A3 | B4 | B5 | B6 | C7 | C8 | C9 |
得分率 | 88.3 | 83.8 | 86.3 | 87.3 | 80.5 | 88.5 | 83.5 | 90.5 | 88 | 61.5 |
题号 | 三1 | 三2 | 三3 | 三4 | 三5 | 三6 | 三7 | 三8 | 三9 | 三10 |
得分率 | 93.3 | 94.1 | 83 | 92.9 | 84.6 | 90.8 | 93.9 | 94.5 | 80.4 | 89.4 |
题号 | 四1 | 四2 | 四3 | 四4 | 五A1 | A2 | A3 | A4 | A5 |
得分率 | 72.5 | 80.7 | 86.5 | 58 | 90 | 49.1 | 47.3 | 84.6 | 77.2 |
题号 | 五B | 六A | B6 | B7 | B8 | B9 | B10 |
得分率 | 64.8 | 55.2 | 48 | 56.4 | 71.5 | 71.6 | 72.5 |
题号 | C11 | C12 | C13 | C14 | C15 | 七 |
得分率 | 78.6 | 63.8 | 76.9 | 47 | 70.1 | 83.5 |
2.典型题目分析:
(1)听力测试
本次听力试题共五个部分。分别有听句子选择图片,听句子选择应答,听对话及问题选择答案,根据所听内容补全表格信息。A)—C)部分着重检查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获取信息的能力,题目难度不大,学生借助语境能较为准确地找到对应词句的选项,因而得分率相对较高,这也给学生后续的答题提供成就感与自信心。D)—E)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听对话与语篇内容的理解、归纳能力,学生需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对所听内容的信息进行有效加工、提取并分析选择。学生从拿到试卷到开始听录音,有充足的时间可以读题、思考及预测,每题在播报前再次留有相应的时间提示学生预先读题,以便学生在“听”之前能做到“心中有数”;听力播报语速适中,发音清晰,有助于听力测试的顺利完成。
下面就听力各部分做具体分析:
A)部分是“听录音,找出与所听句子相符的图片。”,考查学生在语境中对句子的理解能力以及图片观察能力。该部分的听力材料大多都是课文中的句子,大部分学生对这些句子都很熟悉。在具体语境的帮助下,他们能快速捕捉关键词并进行正确选择。其中,第1、2、3、小题的正确率均在95%以上,第4、5小题得分率分别为94.2%和92.9%。第4小题中的听力材料内容为:“My e-friend is from Canada.”,所给出的选项是Australia、Canada和Athens三个国家的国旗图片,这些内容在书本上都有所呈现,但少数学生听出了Canada,但是遗忘了其对应的国旗图片,说明他们对国家相关知识内容没有全面扎实掌握。第5小题中的“It was rainy yesterday.”少数学生对天气词汇存在辩音困难,同时也没有关注句子所提供的语境“We stayed at home.”,因而选择错误。
B)部分是“听录音,根据听到的句子,选择合适的应答”,考查学生在语境中的交际能力。其中,第6—9小题考查学生对What?Why?How?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做出相应回答,第10小题考查学生对具体情境中陈述句的应答。第6 小题和第9小题得分率较低,分别为:85.6%和84.8%。第6小题中学生只听取了听力材料中“fruit salad”一词,而没有听清整句话所要提问的内容,而选择了A这一错误选项;第9小题中,此题错误选项C的选择率为9.6%。听力问题为:“How was the fashion show in the park?”,学生听到了“fashion show”的所在的地点,之后就想当然地想到了所处的时间,而没有注意提问的关键词“How?”,而造成了答非所问。
C)部分是“听录音,根据所听对话及问题,选择正确的答案”,考查学生根据语篇句子获取信息、并对信息适当加工的能力。虽然对话的话轮只有一个来回,但是提问内容需要学生对所听信息进行一定的推理再判断,所要个别题目失分率较高。
第11小题中,提问:“How much are the socks?”,听力材料中的内容为“fifteen”,这与选项C “fifty”发音相近,但是我们可以从听力材料“Thirty yuan?”“No, they are very cheap, only fifteen yuan”中“cheap only”等词进行推理,便可得知正确的价格,应是“fifteen”。
第13小题,选项中的词汇“shopping”,“bus”等词会,在听力材料中“Where is the shopping center?” “You can take Bus No. 2 there?”都有所提及,而部分学生没有领会到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以及对话所处的具体语境和背景情境,一味地在听词汇或者短语进行判断,因此造成错误选择。
D)部分是“听录音,根据所听对话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听力内容围绕即将到来的“父亲节”展开对话,此题考查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是否具备“整篇意识”,以及考查学生理解较长语篇并提取信息与题项中的句子进行分析对比的能力。对话整体不难,但部分学生在听对话时,对照题目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不强,还有些学生听力答题时存在“断章取义”的现象。其中,第18、19、20小题正确率较低,分别为86.8%、81.3%和72.9%。
第18小题,少数学生不能将听力材料中“Dad will drive us there.”与选项“by car”之间进行有效英语思维的转换,导致选择错误。
第19小题,“Peter will________ for his dad.”此题中,需要学生对听力材料内容:“You are good at painting. How about painting a picture for your dad?”“Good idea.I will draw a nice garden for him.”进行句子归纳和转换,最后确定“ paint a picture”也就是正确选项中的“draw a picture”。但是部分学生受到听力材料“I will cool lunch with my mum’s help. I will also sing some songs.” 这几句影响造成错误判断,说明他们缺乏对所听信息进行提取与正确判断的能力。
第20小题得分率最低,“Peter’s dad likes_______. ”这一题需要学生根据听力内容Nancy:“My grandpa and dad both like fishing.”以及Peter:“My dad likes growing flowers in the garden.”进行理解完成。部分学生没有准确捕捉到Peter 所描述的内容来进行提取和选择。
E)部分是Kitty和Daniel两位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饮食习惯以及体育运动三方面的自我介绍。该题依旧采用任务型表格形式,需要学生根据话题内容筛选空缺的信息,有效提取正确信息。较之前相比,本次测试中改题的得分率明显提升,得分率为88.3%,说明老师们能在平时教学中对该题型进行有效扎实地强调和练习。
听写过程中,学生能根据听力材料判断所需填写的单词,但是拼写错误很多,主要集中在第21、22、23、26小题。第21小题应填“Dancing”,部分学生没有注意表格中内容需要统一格式,因而写成“dancing/dance”等,或没有注意dance的现在分词形式写成了“danceing”。第22小题是错误最多的,该小题不仅考察学生听取信息能力,更考察学生归纳总结信息的能力,学生需要根据表格内容以及听力材料归纳出两位人物此处谈论的是有关“饮食”的内容,应填写“Diet/Food”,但有些学生还是对“Diet”一词拼写错误,写成了“deit/dite”等。第23、26小题,填写的单词为“vegetables、swimming”,学生出现“vegetable/vegtables”、“swiming/swim”等错误情况。
听力理解教学建议:
综上所述,本次听力测试中,大部分学生对所听句子与对话能迅速作出理解与反应,能在听力过程中快速捕捉关键信息;对于特殊疑问句与一般疑问句的应答比较熟练,能在具体情景中对陈述句进行“话轮”的延续;在听对话的过程中,能根据对话内容判断对话者的关系或是所处的场所等信息。说明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关注了学生听力技能与策略的指导:在听之前首先进行文本预测,听力过程中学会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对文本有整体的阅读和理解;在听力时学会记录关键词,在听材料时还要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最后E部分的听力,可以在听之后,及时检查,完善填入单词的拼写和正确形式。同时,测试中也反映出以下问题,需要老师们关注并且采取相关措施:
1)部分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并未熟练掌握。到了高年级,随着学习内容不断增多和难度不断提升,部分学生也会“学了新知,忘记旧知”。尽管以前所学的内容留有些许印象,但是随时间流逝已经比较模糊,听到相关词汇,或许会“习惯成自然”想起相关内容,思维却停留在旧有经验,不能关注当下听力的内容。
2) 听力材料中,如果句子所给信息直接、单一,学生能“一目了然”,完成情况就比较好;如果所给的信息需要进行思维的推理,或者需要对所给信息进行必要的分析与取舍,部分学生则会判断失误。
3) 部分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从对话整体去考虑,只是片面捕捉对话中的词汇;涉及到数个相似词汇时,听力过程中不能及时做好记录,导致选择错误。
(2)语音和词汇
A)部分语音题要求学生在语境中辨析单词的发音特点,形式与平时教学中的韵律诗相似,所考查的句子仍以书本为主,但是学生不能光靠读懂句子情景进行语音辩析,一定要读对、读准单词才能做对,正确率相对纯语音知识考查形式有提高。
第1、3小题涉及到元音字母“u”与字母组合“ow”在单词中的发音,句子改自书本中语音板块的原句,但是有部分学生对于元音字母的发音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平时的语音板块学习时一定加强训练,如:单词的认读、拼读、辨析、对比等。第3小题是考查一般疑问句及其回答升、降调的正确掌握,这是总复习期间教师多次强调的,但仍有部分学生语感不强,对升调和降调容易混淆,导致判断失误。
B)部分是“根据句意和首字母提示写出正确的单词”,本题看似简单,但考查了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的单词运用能力,有单词拼写、固定词组搭配、单复数的正确使用等,需要学生周全地考虑问题,该题型得分率为84.3%。
第4小题是“Mr Brown teaches English in my school. His students all like his lessons.”有些学生“teaches”后面没有使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或是写成“teacher”,“students”没有使用复数形式,因此该题得分率较低,只有80.5%。
第5小题“Wang Bing always puts his things in order. His room is clean and tidy.”该题为六年级下册Unit2Good habits中的句子,正确率较高,但仍有部分学生将“tidy”写成“tirdy /tide”等,造成填写错误。
第6小题是“My uncle visited Russia last year. He took many nice picture/photos/presents there.”此题考察学生对句子时态的理解能力,通过last year和took这些关键词可以判断句子时态为一般过去时,但有学生“visited” 没有加“ed”,“pictures/photos/presents”一空,学生拼写错误较多,写成“photos /parents”等,还有少数学生没有注意到take photos/pictures的固定搭配,只联想到“place/potato/plane/plan”等词汇,说明学生并没有将单词融入具体语境中进行理解和应用。
C)部分是“用所给英文的正确形式填写单词”。本题从语法知识的角度考查了学生在语境中的单词运用能力,分别涉及了动名词、副词、形容词、序数词,需要学生掌握所学词汇的语义功能。虽然题目大多不是书中原句,但教师在都会深入解析单词的构词法,学生也都能快速掌握相关知识,然而卷面情况并不理想,得分率只有80%。
第7小题得分率为90.5%。“Willy wants to be an artist. He likes painting in the park on sunny days.”此题中学生错误集中在“sunny”的拼写上面,将其写成了“suny/sunng”导致填写错误。
第8小题,“Look! The panda Ya Ya is eating bamboos happily in Beijing Zoo.”部分学生没有关注到句子中“look”一词在此题中为现在进行时态,所以空格处“eating ”填写了错误形式“eat/eats”,或是将“eat”的现在分词写成了“eatting”;另外,部分学生不清楚“动词后面跟副词”的规则,或不知道“happily”的正确拼写,将“happily”写成“happy /happly”。
第9小题得分率最低,只有61.5%。“China’s Shenzhou-15taikonauts returned to Earth safely on the fourth/4th day of this month。”此题内容紧扣社会热点话题“神州15号返回地球”,句意不难理解,但部分学生还是将“safe /safety /safely”三个词相混淆,这三个词相信在复习阶段也是教师们强调的重难点。后一空格中,部分学生“ fourth/4th”没有使用其序数词形式,或拼写错误,写成“forth/fouth”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一定要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分析来讲解单词的构成,有意识在单词拼写和读音之间建立拼读规则,以及在具体语境中扩展学生的语用能力。
语言和词汇教学建议:
综上所述,语言和词汇部分大多为书中基础知识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但反映出部分同学在语音和词汇方面,对单词的拼读、声调等语感不足,对单词的正确形式使用掌握不到位,对于具体情境中词汇知识的运用不熟练。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做到以下方面:
1)语音教学落实到位。要求学生利用好各类视听材料,认真模仿录音材料进行跟读与朗读,将单词和句子“读准、说对”。对于个别发音特殊的单词,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归纳与区别记忆。
2)词汇教学丰富有效。对于词汇的出现与运用,要注意创设相应情境,可以通过英文描述、听一听、读一读、猜一猜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学习词汇。鼓励学生用所学过的英语来说明或解释新词,引导学生经常性地复习巩固,进行新、旧知识的结合,丰富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此外,还需提醒学生在表达时注意诸如人称、单、复数以及时态、词性的正确使用。
(3)选择填空
本次选择填空突出了交际语境,通过两人对话或单句描述创设语言运用的情景,要求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对语法、词汇、文化及交际用语灵活运用,关注对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的综合检测。试题的难度主要体现在学生对题干所提供语境的正确理解以及对相似词的辨析上。学生不仅要考虑语法知识、英语文化常识,更要“身临其境”;不仅要理解句子的含义,更要从对话或单句所描述的语境中进行思考分析,做出合理判断与选择。
从卷面完成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准确把握关键词,对常用句型结合具体语境作出正确反应。部分学生对于语法题、逻辑性强的题以及与文化常识有关的题缺少分析与理解能力。其中失分最多的是第3、5、9、10小题。
第3小题得分率为83%,“Australia is the world’s______ largest country after Russia, Canada, China, the USA and Brazil.”此题中提及的澳大利亚的国土面积,虽然课本中没有出现相关内容,但是通过后半句的句意“after Russia, Canada, China, the USA and Brazil”,我们可以通过推理得出其排列世界第六,但部分学生却没有厘清其句意,也缺乏逻辑性理解思维,故C “fifth”的选项占到了8.3%。这也提醒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一定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来扩展学生视野,提高其文化意识素养。
第5小题得分率为84.6%,“How dirty your gloves are! ______ and wash them now.”部分学生忽略了“gloves”为复数单词应用“them”;而错误选项A占到了8.9%,说明学生没有理解句意,造成了固定搭配“put...on”和“take...off”错误。
第9小题得分率是此类题型中得分率最低的,仅为80.4%。“Would you like some green tea? ______. Black coffee with nothing in it, please.”此题考察了日常交际用语“Would you like...?”及其答句。虽然语法为三年级内容,但涉及到了中外饮品文化“green tea”和“black coffee ”,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明白“Black coffee with nothing in it.”句意,便认为“黑咖啡里面什么都没有(肯定不好喝)。”,所以断定回答者肯定不喜欢“black coffee ”,而需要“green tea”,故选择A选项“Yes, please.”占13.1%。
第10小题“ Mum, let’s go to Zibo this summer. The barbeque there is very popular now._______. Then we can go to Tai’an to climb the Mountain Tai.”部分学生缺乏中国地理相关知识,不知道淄博和泰山都在山东省;同时他们也没有理解前后句意,看见“we can go to Tai’an to climb the Mountain Tai.”便断章取义,认为前后的内容为转折关系,所以选择了C选项。
选择填空教学建议
由此可见,选择填空的内容在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增强了其语句表达以及选择内容的生活化和灵活性。对于学生的知识广度、文化素养提高等方面提出了一定要求,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注意以下方面:
1)在注重情境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对相关生活常识的渗透运用,将语言知识生活化。通过教学,不仅要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更要使课堂知识在生活运用中得以拓展延伸。
2)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在读题时要“顾全整体”,而不是“顾此失彼”。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分析,发现并掌握完成语法类、生活习俗类、中、西方文化差异类习题的方法和窍门,在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同时,进一步加强英语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
(4)翻译句子
翻译句子从不同时态的角度分别检测了五下Unit 7 Chinese festivals以及六上Unit8Chinese New Year (第1小题)、五下Unit5Heiping our parents及六下Unit 1 The lion and the mouse(第2小题)、六上Unit7 Protect our Earth(第3小题)、六下Unit2 What a day! 中Story time板块的核心句型,以补全句子的形式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熟练运用能力。虽然所出句子都为简单句型,但正确率只有74.5%。
该部分错误主要表现为:第1小题,“This year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on the 22nd of June. Are you going to watch/see the dragon boat races?”前一句翻译中,部分学生没有注意日期的正确表达,写成了“the 22th of June/the twenty-two of June”,或是“June ”和“twenty ”拼写错误;此外,还有少数学生在具体日期前面的介词使用“in /at”或直接忽略了“on”这一介词等,造成错误。而后一句中,学生没有正确表达一般将来时的一般疑问句型用法,尤其是“be going to”句式,如:“Are you watch...?/Are you going to watching...?/What are you going to watch...?”该题得分率仅为:72.5%。
第2小题,Please don’t talk loudly. Jim is doing his homework in the room. 此题中,仍然反映出学生对副词和现在进行时态掌握不扎实,“loudly”写成“loud/loudy”等;“is doing his homework”有的会遗漏be动词“is”,有的会写成“is doesing homework/ is do homework/is finish homework”。该题得分了为81%。
第3小题,考察六上Unit7 Protect our Earth内容,检验学生对该单元的核心句型掌握情况,因为是书中原句,所以答题得分率交前两题要好一些,得分率是86.5%,而学生对“help keep the air clean”这个短语错误较多,如:“help to keep / keeps air clean/ help the air to clean”。
第4小题是翻译句子中得分率最低的一题,仅为58%。学生读题时没有将整道题读完就开始书写,没有关注“What a day!”这一句的句意情境和时态为一般过去时。所以部分学生写成“There are black clouds. We can’t/doesn’t fly the kites”等错误时态。还有一部分学生把“There be句型” 和“ black clouds”写成了“There have/ There is”以及“balck cloud/black cloudys”等。因此,需要加强学生对于基本句型的训练,以及对相关语法知识的归纳及操练。
翻译句子教学建议:
总结此类题目出现的错误,细节方面的问题比较多,如时态错误、单词拼写错误、第三人称单数动词后面不加“s/es”、动词后面没有跟正确的副词作修饰、现在进行时动词不加“ing”等。这些错误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对书本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生在做题时不够细心、不严谨,没有认真读句子。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注意:
1)对基础知识的听、说、读、写要落实到位,通过书本语言知识的“输入”熟练掌握基础句型,并且培养良好的语感。
2)提醒学生在语句“输出”时加强对细节的关注,指导学生在书写时养成仔细读题、认真审题的习惯,掌握翻译句子的方法与技巧,书写完成后要能仔细检查判断正误。
(5)口语运用
本题是对交际英语的综合性考查,学生需在统观全篇的基础上,深入到对每一次问答对话的思考理解,在语境中提取语言信息进行连贯的话轮表达,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的安排统筹。
A)部分结合“地铁在不同地区的不同表达标识”这一话题进行谈论,要求学生选用方框内的句子补全对话。在完成试题的同时,开阔了英语文化视野。但是由于我们当地学生很少接触地铁这一交通工具,因此大部分学生没有关注过地铁的相关标识,加上阅读技巧与能力的欠缺,错误比较多,得分率仅为69.64%。其中错误集中在第2、3小题,得分率分别为49.1%和47.3%.
因为选项D. There’s a word “UNDERGROUND” in the middle.和选项E. The sign for the underground station there is red.这两句话中都提及“underground”,加上还有一个生词“middle”,学生就容易将两者混淆在一起。但是仔细联系上下文,我们发现第3小题前面一句话为:In the UK, the sign is a big red circle.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发现“a big red circle”和“a word “UNDERGROUND” in the middle”相呼应,因而确定答案为D,那么第2小题选择E。但大多数学生还是忽略了“circle”和“ middle”之间的关系,以及多话轮之间的句意联系。
B)部分为看图并根据上下文提示补全对话,考查学生的“读”与“看”这两项英语学科关键能力。语篇以“伟大的发明创造”为话题,谈论了中西方古老的发明、现代的发明创造以及学生们的发明创想等。此题失分比较多,得分率只有64.8%,说明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都需进一步提升。错误集中在以下几处:
第6、7小题是“The British invented the train.”以及“The Chinese invented the compass.”这是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中Culture time板块内容,部分学生对其文化内容有所遗忘;还有部分学生将“Chinese”写成了“China/ PRC”,导致错误。
第8小题“People can tell the time anywhere.”部分学生没有将此空与前一句中的“watch”进行联系,只是简单地和空格前单词“tell”进行短语搭配,填写了“about/me/us/call”等。
第9、10两小题,根据上下文及图片的理解,填入“paper”和“write/draw”,但是有些学生没有建立上下文所提发明内容和图片之间的联系,因而想当然填写“bike/car//clock”等已经提及的内容。
第15小题“You have a good idea/ dream/plan.”最后一空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题意即可,少数学生虽然会运用英语思维,联想到该空格所填内容,但是最后还是由于拼写造成了错误,比如:将“idea”写成了“idae/ider”等。
口语运用教学建议:
综上所述,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注意:
1)要教会学生完成口语运用练习的答题技巧:在答题时,不能着急做,要先通读一遍对话,了解大概的情景;接着联系上下文选择相应的句子,根据答句选问句,或反之;做完后再读一遍对话,看意思是否通顺,是否符合语境。
2)平时的口语交际活动不应只局限于书本上所出现的简单、固定的问答,还应根据文本内容创设各种生活化的情境,将英语学习与生活经验相联系,尽量引导学生体验并运用“生活化的英语”。
3)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句型,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拓展与提高。课堂讲解、习题分析的过程中都可抓住契机“举一反三”,结合书本内容延伸至生活中的热门话题,开阔学生的英语思维,拓展学生的英语文化视野,使学生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获得英语思维能力的训练与提高。
4)“教学永远具有育人性”,英语教学也是如此。通过教学,要实现育德树人的目标,平时的课堂中要潜移默化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
(6)阅读理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英语阅读素养。本次阅读理解所选的三篇短文,都与三大主题语境的“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内容息息相关;考查形式分别有首字母填空、单项选择;内容涉及到中国传统的成语故事、古代时候的“外卖”和濒危动物--大象介绍等方面的知识。文字表述略高于所学课文的语言材料,学生需要在理解语篇相关内容的同时具备一定的信息提取、概括、归纳、比较、整合、筛选的能力。
A)部分是关于中国传统成语文化之“亡羊补牢”的故事,此题得分率总体比较低,只有55.2%。学生的语言基础存在差异性,部分学生对这个故事的中文版本比较熟悉,但是在阅读英语版本的过程中理解不够全面:可能没有仔细阅读全文,没有弄懂句子的意思,或是没有注意到句子中的关键词提示。同时收到生词的影响,部分学生在阅读时出现了障碍和,缺乏阅读信心和仔细思考推断的能力,所以本题的答题情况两级分化较为严重。
第1小题“He took care of his sheep every day.”通过上下文联系,学生能快速联系到短语“take care of”,但部分学生没有关注此篇成语故事所用的时态为一般过去时,或是没有掌握不规则动词过去式的正确表达,因此将“took”写成了“take/taked”,
第2小题“I’m tired today and need to have a good rest.”通过“have a good rest”短语,便可知前面应为“tired”,但部分学生没有理解该句子的前后含义,联想到“thirsty/thin”等,还有少数学生拼写错误,写成了“tried/tied”等,因此要加加强学生对于单词的拼读能力。
第4小题“The boy was sad and began to cry.”该小题是本题型中错误最多的,得分率只有15%,多数学生联想不到该空格词汇,于是随机填写单词“become/became/bad”等;有些学生虽已经联想到了所填内容,但还是在动词过去式形式上出现错误,写成了“begin/begined”。
B)部分语篇讲述了古代时候的“外卖”内容,题材有趣并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部分学生平时阅读兴趣浓厚广泛,对文中出现的“清明上河图”等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有所认知,做题就显得得心应手。但还有一些学生平时量有限,知识面狭小,在理解文章时不能做到细致入微地阅读,不能准确提炼文章的题干和中心思想,就会导致选择错误。主要错误表现在以下几题:
第6小题得分率为48%,题为:“______would bring food to their homes later.”学生在阅读时,能准确定位到文章第三段前4句原文,但选项中B:restaurant waiter 和C. delivery workers在前文都有所提及,尽管陌生单词给出了中文注释,但在阅读时还是出现了阅读障碍,同时他们对文本信息缺乏理解与推断能力,因而错误项B占到了27.8%,
第7小题得分率为56.4%,考查的是学生阅读过程中提取信息进行归纳判断的能力。“In the world-famous Song Dynasty “Along the River During the Qingming Festival”。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明白“Along the River During the Qingming Festival”就是“清明上河图”的意思。而这一句还包含了好几个重要信息;如:画作的名称(“Along the River During the Qingming Festival”)、年代( Song Dynasty),传递的节日信息( the Qingming Festival)及其文化影响“world-famous ”。部分学生对句意的理解缺乏英语推理判断思维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故选择错误。另外,个别学生没有看清题干:选择描述错误“wrong”的内容,而非选择“right”的内容。
第8-10小题,得分率都不高,平均得分率在70%。第8小题是“The special meal boxes for takeout dishes were made of wood.”部分学生没能将原文“They were long wooden boxes with a few layers.”中“wooden”一词和空格处“wood”进行构词法的转化,说明学生对单词的基本变形结构还没有清楚的构成规则。
第9小题,需要在原文“People could put____water between them to keep dishes warm.”空格处填入一个合适的单词,一些学生审题只看空格处临近内容“water”,而没有仔细将整句话读懂,更没有注意关键词“warm”,所以该题得分率为71.6%,C选项占到了15%。
第10小题为全文的主旨题,得分率为72.5%。部分学生在选项B.how to order takeout和C.takeout in ancient 两者徘徊不定,因为他们忽略了全篇的时代背景——宋朝,此外学生对于“古代和现代点外卖的巨大变化”还是欠缺思考,故选择选项B占到16.4%。
部分语篇介绍了陆地最大的动物——大象。此篇阅读内容不是简单的科普叙述文,而是以Mike的三种猜想和科学解释形成对比的形式,向学生们进行科普内容。面对新颖的形式,一些学生应变能力强,英语思维灵活,能快速捕捉文本信息进行推断;但部分学生缺乏解题技巧,不能厘清猜测和科普两者对比的关系,没有关注题目中的细节以及无法进行有效的推理判断,因此得分率仅为67.28%。
第11小题,The elephants in Yunnan,China are ________.大多数学生能结合文中第二段第一句的内容“In China,the Asian elephant is a first-class protected wild animal.”进行判断但还有部分学生看到“Asian”,“African”等生词就不知道该定位到文中何处,造成错误选择。
第12小题,关于World Elephant Day(世界大象日)从2012年至2023年的计算,学生计算时往往简单地将年减年,得出2023年为“11th”的错误答案。其实在六年级的数学学科中,数学教师已经教授过此类计算方法,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计算的常识,但是部分学生还是没有将2012年计算入内,因此B答案的选择率为25.3%。这也提醒我们教师在教学时注意学科融合,关注生活实际内容。
第13小题为“fragile”生词猜义题,根据文章最后一句“They can’t hold heavy things.”便可得出其中含义,并且给出的选项已经明显具有倾向性,但是部分学生没有仔细阅读文章,缺乏对所给信息的推理能力,在阅读理解回答时思维还停留在“文中找一模一样答案”的习惯,将Mike的猜测作为正确答案,选择了A或者B选项。
第14、15小题,考察学生在读懂文章句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推断等阅读综合能力,还需要学生会灵活运用“对比法”、“排除法”等阅读技巧。因此难度较大,尤其是第14小题,得分率仅仅只有47%。第14小题中,学生需要对Mike的三种猜测和科普内容进行对比,判断出两者是否一致,从文中信息我们得出Mike 的猜测中只有①Elephant spend most of their day eating.和下文的科普内容相一致,其余两个都为错误猜测,但部分学生缺乏对文本信息的提取与归纳能力,导致A的选择率占有17.4%,C的选择率占有27.2 %。
阅读理解教学建议:
阅读理解向来是英语阅读学习中的难点。从卷面答题情况来看,部分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能够较好地克服生词障碍,对文章表层和深层理解到位;部分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缺乏对新颖题型的观察能力,对文本中的句子不能认真细致地阅读思考,对整篇文章的大意断章取义,对文章语句所蕴含的深层含义缺乏分析与推理能力。尤其是阅读材料中新词的出现,往往成为阅读时的“拦路虎”。因此我们教师可以尝试以下具体做法:
1)在日常学习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挖掘教材的资源和留白,围绕单元主题意义,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作业中扩展学生英语阅读范围和英语学习策略。
2)引导学生结合英语学科,广泛地涉猎学习各类知识,平时要多阅读绘本、时代英语报和21世纪英语报等,丰富学生的阅读类型。
3)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比如:归纳总结细节题、推理题、主旨题等相关阅读题型的做题方法等。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概括、分析、推理与判断能力,这是指导阅读时需关注的重点与难点。
(7)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组句成文、谋篇布局的能力,在表达话题时要关注条理性与逻辑性。本次写话练习沿用了思维导图的形式,内容与去年的写话练习同属于大观念下的话题范畴——“How to be a healthy child?”,可以从习惯、作息、饮食、运动等方面写一写自己的观点。本次的评分要求根据文章整体内容和语言表达评出分数,要求学生写到习惯、作息、饮食、运动四个方面,少一个扣1分;不满8句,每少一句扣1分;关注条理性,意思前后连贯,语句通顺,欠缺酌情扣1—2分(会使用first,next,then...);使用一般现在时和一般将来时,主时态用错扣1—2分;句子时态等语法错误,每处扣0.5分,同一错误扣满2分止;单词拼写错误1—2个扣0.5分,3—4个扣1分;人称错扣1分;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欠缺酌情扣1—2分。按照主题明确、连贯表达、结构完整、语句通顺、语法正确维度的层次进行打分。
本次写话练习是学生熟知并在复习期间多次操练过的内容,这也为本次的写话练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得分率是83.5%,较去年有明显提高。大部分学生能根据所给提示,从整体上谋篇布局,写作内容语句通顺,表达清晰有条理;单词拼写正确,能正确使用标点,书写工整规范。说明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较好地引导了学生进行相关话题的英语写作训练,对学生的英语习作进行了细致到位的指导。
该部分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全篇人称错误。短文的开头和结尾都已给出,并明显给予人称提示:“Everyone wants to be a healthy child.What can we do? ”但部分学生拿到答题卡就开始写话,没有认真阅读开头和结尾内容,导致所写话的主语人称为“You/I/They/He”等情况。
2)涉及面内容缺失或单一。有些学生没有仔细审题和思维导图,没有按要求写到的“习惯、作息、饮食、运动”四个方面内容的完整性,甚至有个别学生只写其中一方面内容,导致写话内容单一重复。
3)写话练习条理性有待加强。写话练习为让学生能更有层次条理性地进行描述,已经给出提示词“First...”,但部分学生忽略该提示,更不能分观点将结构理清楚,所述内容比较凌乱。
4)英语语言表达不准确。部分学生语言表达明显呈现“中式英语”,写话的语句不清晰、通顺,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薄弱,如:We can’t eat rubbish things is bad. /After dinner walk with you family./ We can’t eat sweets,they can you ill.等
5)书写方面有较多细节问题。部分学生没有使用正确的时态;句子出现较明显的语法错误We should not eats too many sweets./You must will eats a lot of vegetables.等;另外,写话中还频频出现大小写错误、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单词拼写错误如:“hands”写成“hards/heads”、“wash”写成“wach/wath/sawh”等。
6)写作内容句式单一。通篇都是相同的句式如“We can eat.../We should drink..././We can run./We can play football....”,不会使用副词作修饰;内容仅是简单的句子翻译,毫无任何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文章缺乏生动性。
7)句子数量不够,没有8句话。此外,还有部分学生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等。
写话练习教学建议:
写作教学也是平时的一大难点,部分学生的写作能力相当欠缺,教师需在以下方面进一步指导加强:
1)培养话题意识,引导学生熟悉并且把握各种语法项目的不同表意功能,能将话题表达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2)学会审题,学会分析卷面题目的文字表述,把握主旨与话题内容;教会学生布局篇幅,关注作文的条理性,能分观点理清结构。
3)能综合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表达,注意句式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4)培养单句书写的习惯和能力,把握句子书写三要素,即“句首大写”、“句间空开”、“句末加标点”,学会使用连词,在三——五句的小段写话练习中学会正确断句。
5)培养学生通过写作表达真实情感的意识,书上的内容可适当模仿,但不是照搬照默;引导学生学会根据话题内容从自己的生活实际中选取素材,避免出现脱离生活实际的表述。
三、测试成效分析
(一)主要成效
本次六年级学业水平测试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这是由于各校高度重视英语学科教学;六年级全体英语教研组能凝心聚力、团结协作;六年级英语教师能有计划、有组织地督促以及学生的长期坚持和不断训练的结果。
1. 学校高度重视英语教学
一些学校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在课程实施上,部分学校强化教研组的“三个一”,还进行校领导“下沉式”管理模式。除此之外,部分校领导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比如外国语小学以课程建设为中心,以“课堂现场”为阵地,以 “发展教师、发展学生”为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切实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提升英语教学水平,促进教师发展和学生英语学习核心素养提升;比如,燕湖小学为学生开展英语成果博览会,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借助五年级整班朗读比赛,以赛促练,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再如实验小学努力完善英语的课堂教学常规,认真制定好教学“五认真”的要求,时刻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2. 教研组凝心聚力抱团成长
大部分学校六年级英语教研组教师齐心协力,既注重团队合作,又注重个性发展。城区学校教研组更是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创建优秀教研组和备课组,能根据自己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建立规范的教研组研修制度,落实常规,精细管理。
各校教研组均能积极组织各级各类教研培训活动,紧扣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各类培训能让英语组的老师们主动学习,努力提升自我。部分教研组经常主动承担各级各类研训活动任务,在专题研讨活动中教研组全体老师能力通力合作,在办好活动的同时,全方位地提升专业水平。部分学校教研组内教师集体备课,抱团成长,大家互相学习,交流教学感受和心得,如文化小学教研团队,成员平时互用互助,共学共研。一些学校的英语教研组有自己的课题研究,更新教学理念,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并且全心全意为学生的蓬勃生长服务。
3. 英语教师高效赋能智慧生长
一些英语教师有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英语学科教学素养。她们有的常年担任毕业班教学工作,有的担任三~六循环教学工作,这些老师认真钻研教材,了解三上~六下这八本书的教材结构、教学重点和难点,能高效解读教材,帮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达到掌握知识的技能。在平时教学中,针对六年级学生目前两极分化严重的情况,一些优秀的英语教师会实施分层教学。首先是内容分层:对低层次的学生采取“低起步、补台阶、拉着走”的原则,对中层次的学生采用“重知识、多练习、注激励”的教学原则,对高层次学生采用“小综合、大容量、促能力”的教学方法;其次是练习分层,分为基础必做题、能力提升题、综合探索题,根据学生的能力分层进行练习;最后通过分层辅导的方式来进行学困生辅导,力争让每一个孩子在小学英语学习阶段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问题与成因分析
本次六年级学业水平测试结果显示我市小学英语教学整体教学质量发展不均衡,存在以下不足。
1. 学生语言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不足
(1)学生英语思维品质有待提高。从试卷的主要失分点来看,需要学生运用一定的思维能力进行答题的考查项目均扣分较多,可见学生在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方面还是明显存在不足。分析原因,学生自身的思维品质基础是一个方面,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思维能力训练方面的欠缺是主要原因。教研组在组织集体备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入挖掘教材,重点研讨在哪些教学环节可以进行语言能力的训练,无论是什么课型、教学什么板块,老师们都要思考: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语言训练的点在哪里?有哪些点可以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可以设计哪些有思维深度的问题?组织哪些有思维力度的活动?老师们一定要有意识地创设学生自己探究并组织语言进行表达的语言环境,锻炼学生总结、推理、判断、归纳等语言思维能力。这种意识和做法,教研组应人人有、个个做,从基础抓起,坚持训练,形成思维品质提升长效机制。
(2)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素养有待提高。卷面反映出学生的英语阅读量不够大,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待提高,整体阅读素养不高。比如句子稍微长一些,学生就不能读懂,或者句式稍微变化一下,学生就不明白。说明学生平时接触的语言材料少,阅读内容单一。英语老师首先自己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同时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扩大英语阅读量,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例如平时可以利用早读、午间、课前等碎片时间鼓励学生阅读,教师可精选一些内容健康、知识性、趣味性强的短文,对学生进行训练,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对于一些与单元主题有关的文章,还可以让学生模仿着练练笔,或者做一些好词好句的摘抄和积累等。建议所有英语老师有效利用好各类教辅,提倡老师们按“推荐书单”书目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鼓励老师们开展相关课题研究。
(3)学生的两极分化问题突出,亟待解决。57%的优秀率说明全市有一大半的学生英语学习优秀,但是91%的及格率说明还有很大数量的一批孩子英语学习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很吃力了。调研也发现,每个班都有一些后进生,他们的学习很是吃力,分数更是不好看。全市不及格学生有六百多,低于30分的超低分学生有两百多人,这些学生小学阶段就学得如此糟糕,进入初中继续学习将非常吃力。在平时教学中,老师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要想尽各种办法帮助后进生提高成绩,让他们重拾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组内老师要通力合作、随时沟通、方法共享,同时更高效、更愉悦地做好中年级和高年级英语的衔接教学工作。
2.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1)学生书本基础知识抓得不够扎实。从本次考试的语音、词汇、单选及翻译等题型的答题情况来看,教师对教材的解读与把握还有待加强。在语音方面,学生对字母组合的发音特点掌握情况还不够,教师要注重方法,要用好教材。在词汇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应渗透方法帮助学生有效记忆单词拼写规律,优化学习策略与方法,提升学习能力。翻译句子方面反映出教师有关书本上的知识点的讲解还不够精准到位,学生在读、背记忆中无法把握重难点,存在“囫囵吞枣”式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应提升自身解读教材的能力,指导学生养成精读、多背的习惯。只有深入挖掘教材重难点,展开多样态的教学方法才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复习阶段,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以教材为本,重视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而不是扔了教材,搞“脱离了根”的题海战。
(2)教师复习脉络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毕业班教学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教师们在毕业复习阶段往往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讲到哪里就复习哪里,甚至有的会选择题海战,通过习题帮助学生加深记忆,这些做法往往会事与愿违。复习的总目标应是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过的语言知识,建立知识间的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系统,以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毕业班的老师们可以早作规划,以话题内容为单位整合相关语言知识,引导学生走进教材,再从教材中走出来,更立体地建构知识网络。例如以节日话题为例,先带学生熟悉教材中几个单元的内容,再从中西方节日进行对比式的学习方式,从节日的时间、活动、饮食等方面复习日期的表达、特色食物名称等,并融入四种时态对节日进行话题讨论,鼓励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等形式开展学习活动。
3. 学校的英语课程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1)部分学校英语课程管理有些问题。测试分数统计同样显示出学校与学校之间差距较大。客观地说,从地域、学校、老师、学生来看,并不存在某个学校“天生”就比其他学校差的情况,所以出现这样的教学结果,学校、教师都要作合理的归因分析,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造成如此结果。建议各个学校从起始年级抓起,严把“质量”关,保证学生的英语学习有个扎实的基础和良好的开端。学校要有分管领导负责英语教学,教导处要认真抓好英语教师的“教学五认真”工作,要针对本校实际出台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检查后要有真实具体的评价,特别要有后续跟进了解与督促检查,而不是简单的为“查”而“查”,或“查而不改”。各校要根据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课程发展目标。
(2)部分学校教研组没有从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通力合作,方法共享。从测试分数统计中反映出有的学校对英语教学不够重视,有的英语教研组教学不得法,参加市级研训活动没有把重点领悟到位,导致复习时方向有偏差。建议各年级英语教师之间要有团队合作意识,教研组长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引领本组成员高效、愉悦地做好四个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同时要加强校际间的交流和合作,取他校之长,补自己学校之短,让自己班、自己组、自己学校的英语课程实施质量处于健康发展的状态。
四、今后教学改进措施与建议
结合这次毕业考试的数据,口语运用、阅读理解及书面表达得分率较低,这些对于有些同学是难点。口语运用方面,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有待加强;阅读方面,学生的整体阅读素养还待提高,这些主要表现在对文中关键词的理解、对文章细节的把握、提取关键信息并且概括的能力;写作方面还是要夯实班级后进生的基础知识,关注作文要求,能根据提示选择正确的时态和句子来自由表达。所以结合以上问题,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将采取以下措施改进教与学。
1. 加强市级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突出研训重点,关心农村学校
今后我们将以各类研训活动为平台,为更多教师提供锻炼、学习和展示的机会,真正帮助老师们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开展专题研修活动,探讨教学难点与热点的解决策略;开展青年教师研修团队研修活动,加强教师梯队建设;组织学科中心组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开展“送培到校”、“基地培训”等活动,激发教师主动发展的内在需求,促进区域内全体教师共同发展。特别是加强农村学校教研组的自身建设,指导和帮助她们创建优秀教研组和备课组,基于该校实际,建立规范的教研组研修制度,落实常规,精细管理。
2. 抓学校教研组建设,夯实教学常规
各校教研组要加强学习,努力做到时时学习、处处学习。各教研组规范日常教研活动,扎实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研修活动,将常规教学与专题研修相结合,切实提高教学业务能力。建议规模较大的教研组以“高质量发展”为研究重点,镇中心校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抓手,城郊学校以“如何辅导外来学生英语学习”为突破点、小规模学校可联合教研,重点研究“农村条件下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与潜能激发。
3. 抓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
狠抓重点,强调英语教学的基础性。平时引导学生多读、多写、多背、多练,扎扎实实抓好基础教学。课堂训练形式要更加灵活,采用多种方式对课文和重点句型在不同情境中的使用进行训练,注重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在培养兴趣的同时传授学生掌握英语学习的方法,打牢基础。
突破难点,突出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在抓好教材阅读教学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增加学生课外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学生平时接触的语言材料少,句子稍微长一些,就不能读懂,或者句式稍微变化一下,就不明白,这是因为阅读量不大,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待提高。教师首先自己要养成阅读的习惯,以身作则带领学生在课余阅读一些内容健康、知识性、趣味性强的短文,同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在学习书本语篇的同时,结合单元内容,引导学生拓展课外阅读途径,如阅读相关英语报刊杂志、分级读物,或进行一些英语语篇练习等。可以充分利用好手头的教辅材料,备课时或是布置学生作业前自己对阅读内容有研究,选择合理、有价值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并教授给学生一定的解题方法。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提高是一项长期工程,教师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在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培育文化意识、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学习能力,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紧扣关键点,关心每一位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坚持育人为本理念,引导学生乐学善学。英语教学不仅要重视学什么,更要关注学生是否喜欢学,以及是否知道如何学习。课堂内外,教师要把学生的努力程度、学习态度和素养表现作为评价的主要指标,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优势,及时肯定其取得的进步,悉心指导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增强学习自信心。在教学中尽量兼顾学优生和学困生,还要对中间段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用有效的课堂教学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指导学生课前主动预习、课后及时复习和归纳等具体学习办法,切实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
4. 抓教师专业发展,勤练教学基本功
要想把学生教明白,要想学生自己能学明白,教师自己要有清晰的目标、方向和方法。因而每位英语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行动、不断反思,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让自己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不断提升。首先要全面提高自身素养,特别是要将锤炼语言作为一项长期工程,坚持“曲不离口”。其次要学习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更新理念,把握课程标准的内容精髓;要研读教材和学生,提升教学活动设计水平;要能聚焦课例,会开展反映真问题的小课题研究;坚持反思,学会在实践中改进提升教学,提升课程育人能力。总之,每位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智慧,加深对教学本质的理解和认识,形成自主的专业发展意识,成为不断进取、积极向上的英语教师。
2023.7.1
新闻总数:2948 今日访问量:3251 本月访问量:529109 总访问量: 50708139
主办单位: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 - 地址:燕湖路1号 - 邮编:210012 - 联系电话:87215175
技术维护: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备案号:苏ICP备170251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