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教育资源>小学>语文>教育科研>阅览文章

统编版语文教材文言文中的审美和文化挖掘

时间:2023/6/1 10:56:31 来源:杨春芳字体显示:大 中 小阅读:3314 次

统编版语文教材文言文中的审美和文化挖掘

溧阳市强埠小学   陶建忠

一、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美育资源挖掘

美育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任务之一。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小古文具有语言美、音韵美、哲思美、人物美的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引领学生诵读涵泳、鉴赏品味、对比联结、慎思明辨,感受小古文的美。在我国数千年辉煌的文化长河中,文言文无疑是其的瑰宝,其文字凝练、论述精辟,有着丰富的思想和言智慧。为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开始增加了文言文,增加的数量之多、密度之大前所未有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由此可见,“审美鉴赏与创与文学教育密切相关。

()陶冶性情的音韵美

中国古代诗词充分发挥了汉语的特点,带有很强的乐性,音调和谐押韵,读来朗朗上口,容易把起伏变化情思带出来。文言文亦是如此,音虽不如诗词那样有格的律律要求,却也讲究平仄和句式长短和谐,读起来是抑扬顿挫,有非常丰富的韵律美。

()精彩纷呈的语言美

从遣词造句的角度来看,教材中的文言文用词考究、语言简洁、内蕴丰富。从语言风格的角度来看,或明白晓畅,或诙谐智慧,或形象生动,或雄浑豪壮。从修辞的角来看,教材中的文言文运用了双声、对偶、排比、反复等法,让文章大放异彩。

()形神兼备的人物美

统编版教材的文言文大多是人物故事。学生在读故事的同时,也要感受人物形象《杨氏之子》……。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因人的言行神思而喜怒、而哀乐,从而受到洗涤,获得审美感受。

()光芒四射的哲思美

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所积累和沉淀的思想内涵深人人心,这些经受了历史考验的思想精华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大多选自《论语》《韩非子》《孟子》等经典著作。文以载道,从文言文中学生时时能感受到中国古代仁人贤士的情意与思想。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趣

()诵读涵咏,感受音韵美

1.自主朗读

首先,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其次,读好停顿和断句,读出节奏。在此过程中,教师适当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和帮助,拨正纠错,使学生在自主思索的基础上更准确地读好文章。

2. 自由吟诵

儿童对音韵和节奏有着敏锐的感受,文言文对于他们就如儿歌、诗一样明快。如《精卫填海》,短短 35 个字,读起来口齿生香,字字有声。再加上文言文当中常有一些“之乎者也”的语气词,读起来更是韵味悠长。

3.读出质感

在反复朗读中找到文字的质感,文字都是有温度、有热量、有情感的,读出文章的质感才是朗读的归宿。《伯牙鼓琴》中,“钟子期死”写出了俞伯牙的悲痛欲绝;“破琴绝弦”写出了痛失知音之悲痛,亦有弹琴无意之绝望。读时应字字着力,字字哽咽,深情诉说对知音的哀悼。

4.熟读成诵

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读,读出自己的感觉与体验。可以摇头晃脑读,可以加以表演读,可以分角色读,以多种感官、多种形式参与朗读,潜移默化,促进语感的生成,沉淀语用积累。

()鉴赏品味,体味语言美

1.品字词之趣

文言文中寥寥数语即能生动传神。《王戎不取道旁李》中,“竞走”两字将儿童见到李子那一瞬间争先恐后的活泼样子写了出来,让人忍俊不禁;“多子折枝”四字将树上李子挨挨挤挤、密密麻麻,差点将树枝压折的画面形象地呈现了出来。这些词贴近儿童生活,容易与儿童产生情感共鸣,读来格外有趣。教学中,教师应关注这些字词,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对文本进行“补白”,体会文言文文字简洁却内涵丰富的特点。

2.鉴句章之美

文言文中有着大量精美巧妙的语言。《伯牙鼓琴》中的“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句子比喻精妙,句式工整。此处很适合句式的迁移运用--善哉乎鼓琴,_乎若__。在这样的句式表达练习中,“潇潇春雨、萋萋芳草、声声燕啼、依依杨柳”等词语就鲜活起来了,在学生的话语系统中生根。

3.赏文意之美

像诗词、文言文等古代文学作品的表达本身是含蓄的,逐字逐句地去解释文章意思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虽然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低,但想象力却要比成人丰富得多,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避免支离破碎的分析,讲求会意与感悟,让学生发挥想象,形成独特的理解与感受。如《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教学时,笔者在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的基础上,设计了“想象画面讲故事的环节”引导学生抓住细节,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诸儿如何竞走、如何取李的画面讲生动。课堂中,教师应创设适合学生与文本沟通的情境,置换想象,让文言文变得亲切可爱,让学生对文意的理解水到渠成。

()对比联结,走进人物美

1.读一个人

为了全面了解一个人物,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关于他的多篇文章。如学习《王戎不取道旁李》可以拓展阅读《王戎观虎》,从这两篇文章的对比阅读中,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王戎的智慧,并更深地体会到王戎仔细思考、善于观察的思维品质。

2.读一类人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描写儿童的古典诗文。小古文有《王戎不取道旁李》《两小儿辩日》《司马光》《杨氏之子》;诗歌更多,有《小儿垂钓》《所见》《池上》等。这些文学作品共同塑造出了“天真可爱”“活泼聪明”的儿童形象。教学时,教师可适时进行前后勾连,让学生读懂人物,读厚文本。

3.读一群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生在学习小古文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文本特点创设有效情境,打通课堂内外,便于学生更全面立体地认识人物。教完《司马光》后,补充《曹冲称象》; 教完《伯牙鼓琴》后,补充《管鲍之交》,引领学生感受中国的“知音”文化,感受人物“士为知己者死”的情怀。

联结古今读古文,在学生记忆力最好的年华里,引导他们读同一作者的多篇文章,读同一类型、主题的多篇文章,不断积淀,以丰富自己的文采,为一生的语文素养打好底子。

()慎思明辨,寻求哲思美

虽然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可以接受一些丰富的人文内涵文化。《伯牙鼓琴》的知音文化,结合课后的“资料袋”,不难明白“高山流水”此时已成为代表友谊的一种“文化符号”;《两小儿辩日》联系著作《论语》进行关联阅读,在读悟中明白两小儿并不是耻笑孔圣人,孔子之所以“不能决”,是因为孔子奉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思想。

让学生在感悟中找到自我,也是一种人文关怀。当读到“伯牙绝弦谢知音”时,有学生提出疑问:一定要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对友情的眷恋吗?回答当然是多元的,我们可以化思念为创作的源泉,可以用音乐来追忆知音,可以与山共鸣、与风共吟,从文本的学习提升到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思索,责任意识、生命意识等人文内涵必将沉淀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二、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文化资源挖掘

(一)挖掘古诗的背景文化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由于每个阅读者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这就表明,阅读反映学生个性心理的行为。有些古诗,诗人在创作时,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不同的人,读它会有不同的见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要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知道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态,然后再去理解诗意,体会感情就容易多了。

如《石灰吟》一诗,“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诗中的感情(托物言志),学生很难一下子领悟出来。这时就应该让学生去搜集、查询作者的有关资料,让学生搞清楚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被冤杀于北京,《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因为于谦从小从小就仰慕文天祥,立志以天下为己任;长大后他也是这么做的,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被老百姓尊敬地称为“于青天”。

《元日》王安石20岁前就随父亲南北各地游历,了解到老百姓疾苦。21岁开始,就做了地方官,到49岁那年当上了宰相,他不顾那时官僚地主的反对,一心要通过变法改革,推翻一些不合理的旧制度,希望自己的新制度给百姓给国家带来兴旺与繁荣。《元日》这首诗就是他拜相推行新政时写的。

像这样的古诗,教材中还有陆游的《示儿》《冬夜读书示子聿》,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只有当学生了解诗的写作背景,再去理解古诗,就会水到渠成。还有一些课文以有限的文字反映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如果没有足够的背景资料作依托,那么文章的人文内涵是得不到很好的凸显,而审美教育也因为脱离了厚重的历史人文背景而显得单薄无力。

(二)挖掘成语的历史文化

汉语成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汉语成语大多来自于古代文献,是古典文献中的精华部分,不仅浓缩了其中的文化信息,保留了文献原有的语法规则和词汇意义,而且在现在汉语中还被广泛地运用,是沟通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桥梁,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汉语知识的一个窗口,所以有人说成语是“古汉语的活化石”。依据这块“化石”,我们不但可以了解和学习中华文化,还可以利用它来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古代汉语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应谐录》上记载过这样一个笑话:“有盲子过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折,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坠深渊。过者告曰:无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杆长号。久之。手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早知是实地,何久自苦耶?”这个故事叫人啼笑皆非。情节的空前紧张于前,结局的平淡乏味于后——要知道“放下即实地”,又有什么可恐惧的呢? 读了以上故事,笔者不禁沉思:我们的许多语文教师,更多的是在思考“怎么教?”而忽视了“教什么?”此不正如故事中的“盲子”吗?

那我们语文教学中“地”是什么呢?我想:解字品词可谓语文学科这片广袤大地中的一块,一块我们无意中抛弃的“沃土”。 面对“热热闹闹走过场,认认真真搞形式”那种浮华虚假的教学现象,我想起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针对新课改曾说过的两个字:坚守。语文教学必须坚守正确的做法,守住自己的“地”,培固自己的“根”。摒弃语文教学的“天马行空”,要学会从字里行间发现遣词造句的匠心,要努力在文字背后挖掘出兴味盎然的意趣,进而感受涵咏的快乐,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也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面孔和灵魂。用汉字本身的庄重幽深,光明亮丽去感化学生对汉字的激情是我们语文教师不可退却的责任。而试问现实:我们还有多少的语文老师在解读教材时还去关注“工具书”?多少的语文课堂还能看到学生准备了《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因此,在日常学习中学生别字、错字连篇,词语匮乏也就不足为奇了!究其原因,作为语文学习引领者的我们,更多的只是视字词为“拦路虎”而已,基本未曾留心语言文字这块“沃土”,更无从谈起引领孩子在这块土地上“耕耘劳作”了。

有效地拓展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兴趣,提升语文素养,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追求。可是,在实际操作中,有些语文拓展花样众多,看上去丰富多彩,实际上花里胡哨,它们离语文很远,离“文味”很远,甚至连语文的“工具性”也丢掉了,语文拓展课变成不动笔、不动脑的休闲课。语文老师倒变成了“万金油”,似乎什么都能做,其结果什么也做不好、做不像,反而把“文味”给丢了。能否让语文拓展课显得文气十足,真正具备“文味”,这是一种挑战,也是对我们教学智慧的考验。那么,语文拓展课究竟怎样开展?怎样让语文拓展课具有“文味”?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一番观察学习和实践研究,笔者认为,语文拓展课要具备“文味”,除了可以进行横向的内容拓展外,也可以进行纵向的深度拓展。

如在教学《音乐之都维也纳》一文时,我特意在介绍“金色大厅”时强调了“金碧辉煌”中的“碧”是碧绿的“碧”,可效果并不理想,在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后我豁然开朗,原来如此:据说是在中国历史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等级非常森严,一般只有皇宫的屋瓦才能用金色的,大臣官府的屋瓦用的是蓝色或绿色的,而百姓的只能用灰色或黑色的。而事实是只有皇宫官府才能称得上“金碧辉煌”。通过这样的品味,你想让学生错也很难了。况且这也多多少少对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有了一定的初步认识。再如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中,对于“名垂青史”一词的理解,我更多的不是“解”,而是“理”。 课堂中,在学生交流“青史”就是历史之后,笔者让学生了解,在造纸术没有发明之前,古人用文字记载事件的载体主要是书写在青青竹简之上,因此历史又称“青史”。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明白“名垂青史”是古来志士仁人向往以求的,拓展学习了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的教学,让汉字从单薄变得厚实,从呆板变得生动,为拓展阅读寻找了突破口,为中华传统文化及早在孩子心中发芽、生根奠了基。

总之,笔者在尝试从成语的“解字品词”入手进行语文教学时,更深切地感受到了文字的生命,文字的灵魂;更有效地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增加了学生的文化底蕴,有利于写作教学。而我们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让这些生命更鲜活,把这些生命所承载的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

 

 


分享到:

新闻总数:3137 今日访问量:20594 本月访问量:1374412 总访问量: 56477249

主办单位: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 - 地址:燕湖路1号 - 邮编:210012 - 联系电话:87215175

技术维护: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备案号:苏ICP备170251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