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教育资源>中学>语文>考试研究>阅览文章

高二阶段性测试试卷分析2022.11

时间:2022/12/5 10:14:46 来源:叶俊字体显示:大 中 小阅读:2484 次

本次高二语文期中考试用卷,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精准落实高考评价体系,紧密衔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标新高考形势,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和认知实际,是江苏全面使用部编版教材后,一次有效的阶段性调研检测。

在试题的编制导向上,精准落实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持续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增长学生知识见识,提高学生能力素养,凸显语文学科的应用导向,突出试题命制的情境设计。试卷整体上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也体现出了一定的区分度。

在选材上,联系学生实际,选取了多样丰富的素材,包括文学性文本、实用类文本等多种类型,全面考查学学生的信息处理、逻辑思辨、审美鉴赏、探究创新、语言表达等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凸显应用性考查要求,引导考生重视实践,学以致用。同时强化体美劳教育引导,贯彻全面发展理念。

 

一、各题典型错误分析(总分150分,全市共3457名学生参考,总均分91.11,客观分均分26.76,主观分均分64.35)

第一部分:革命文学阅读(3道题,共12分)

第1题(选择题3分):市均分2.56。本题考查学生对《红岩》整本书主要人物身份、情节的了解,以及对选文手法和内容的理解,错误选项相对明显,得分率较高。

第2题(选择题3分):市均分1.0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红岩》相关补充材料的理解,其中“自家人打自家人的内战”并非专指国共内战,也包括近代军阀混战等在内,选项设置比较简单,得分率不高,反映出学生在理解文本时必要的近代史常识的缺乏,主要是对文本的历史背景理解不够。

第3题(简答题6分):市均分2.18。本题考查学生综合理解两则材料并通过分析概括要点的能力。市均分偏低。从考查结果来看,学生普遍存在“答题不规范”、“脱离材料文本”、“审题偏差”的问题。多数学生最后的答案呈现出不结合材料,甚至完全背离材料的内涵,根据自我理解强行解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含义的现象。

 

 

 

教学建议: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之一,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情,在选择性必修阶段仍然安排了《红岩》的阅读任务。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红岩》是以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集中描写了革命者为迎接解放、挫败敌人的垂死挣扎而进行的最后决战,歌颂了革命者在酷刑考验下的坚贞节操,塑造了众多可歌可泣,令人难忘的革命英雄形象,深刻展示了革命者的崇高精神境界和思想光辉,是一部经典的红色小说,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

阅读本书,有助于同学们树立崇高的信念感。深刻理解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此外,小说所展现的甘于奉献、勇敢无畏的光辉人格,也能够给予学生感动和启发。在后疫情时代,激发学生对自我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保持与时代和社会的紧密联系。

然而,作为革命题材的小说,由于时代的变化,加之小说人物众多、情节脉络较为复杂,情感指向明显,《红岩》的阅读对大多数同学而言并不具备很强的吸引力。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教师在进行《红岩》全本阅读教学的时候要尽量兼顾各种类型的学生。建议以小说的三要素为抓手,从“了解社会关系与历史背景”、“抓住情节主线”、“关注人物形象塑造”、“品味细节刻画”四个方面着手,对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和主旨进行阅读分析,循序渐进,归纳整理,逐步提升学生阅读长篇小说时的领悟力和感受力。

一、选择题

在指导学生进行革命文学文本分析时,除了文字材料的通读,还应当关注细节的阅读,调用文史常识的分析比对,综合提升此类文本的阅读、分析、概括能力。

二、主观题

1、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精准把握答题的方向,并且强调答题时分层分点的规范要求。

2、在理清文本层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段的中心进行梳理和归纳,学习通过运用多角度切入的方式对整个文本内容进行概括,避免答案的冗杂、重复,逐步提升不同类型文本阅读的能力。

第二部分:外国文学阅读(3道题,共12分)

第4题(选择题3分):市均分1.4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通过选项对比和原文分析可知,文中“假领”的描写是对人物身份的暗示,即普卢默以前也是个体面人,而米考伯先生是比较复杂的人物,他的典型特征是“债多不愁,乐天知命”,衬衫假领出现在他的第一次登场,表现其虽然生活拮据,但却爱慕虚荣。本题选项错误较明显,但学生的得分率不高。请关注教考结合,尤其是小说,一定要让学生熟悉故事框架和人物。

第5题(选择题3分):市均分2.15。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选项设置较简单,得分率较高。结合对文本的分析,阿拉伯客人只是作者将查默斯宴请普卢默这个事件拟化为一个穷人受到阿拉伯贵族大方的宴请,营造天方夜谭式的氛围,与真实籍贯无关。

第6题(简答题6分):市均分1.89。得分率较低。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并概括小说的能力。要求学生结合题干中对“天方夜谭”的定义,分析小说“虚幻荒诞”的特点。本题可以从“故事情节”、“文章语言”和“教育意义”等角度切入,然而在实际的答题过程中,学生只抓住对情节的分析,忽略其他方面。同时也反映出概括能力的缺乏,多数答案只是对情节的罗列。

第三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共47分)

(一)课内文言文检测(3道题,9分)

第7题(选择题3分):市均分2.93。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内文言文实词的掌握情况。“明明德”的第一个“明”意为“彰显”,“质胜文则野”中“文”意为“文采”,“迩之事父”中“迩”意为“近”,则错误项明显,得分率较高。

第8题(选择题3分):市均分2.89。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内文言文重点实词的把握。选项中“内”、“然”和“虽”字的解释存在明显错误,则C项被快速筛选出来,得分率较高。

 

第9题(选择题3分):市均分2.8。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内文言文虚词的掌握情况。明确“故窃异室以利其室”中“以”表示“来”的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本题得分率较高。

(二)“诸子”拓展题(1道题, 3分)

第10题(选择题3分):市均分0.34。本题考查学生的文学文化常识积累,在“经史子集”的分类中,《孟子》属于“经部”,结合“儒家十三经”的知识,可以快速定位答案。本题得分率不高,反映出学生对先秦诸子的基本知识掌握存在缺漏。

 

教学建议:

1、从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检测的情况来看,少部分同学对课内重点实词及文学常识的掌握不到位。因此建议教师在进行课内文言文教学的时候要强调重点实词、虚词的理解和记忆,并在课后做相应的整理归纳。

2、对教材文言文所涉及文史文化常识要做较为全面的补充,特别是基础概念的界定和知识体系的建构。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迁移思考和判断的意识。

(三)课外文言文(5道题, 20分)

第11题(选择题3分):市均分0.97。本题主要考察文言文断句。通过句意理解,结合“安......哉”作为固定句式不断开的原则,能够准确完成文言句读。但得分率偏低,反映出学生对文言文常见句式掌握的不到位。

第12题(选择题3分):市均分1.71。本题考察学生对课外文言文所涉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情况。依照文意,A项“同年”指刘弘与晋武帝同年出生。此外,根据出处《晋书?刘弘传》,可知刘弘为东晋人,当时科举制并未出现。本题得分率偏低。

第13题(选择题3分):市均分1.74。得分率较低,本题考察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C项中“脱下外衣,摘下帽子”是对文意的曲解。选项设置难度偏低,学生的得分率不高。

第14题(主观题8分,两句翻译,第(1)题4分,第(2)题4分):市均分共3.54。

第①题:市均分1.69。本题得分较低。第一句翻译中要求落实“劝”、“课”、“省”和“年”的含义。大部分同学能够准确把握“劝”的意涵,而在其余三个实词的翻译过程中出现较大偏差,例如出现课(学业)、省(节省)和年(每年)的错误答案。反映出学生对文言文常见实词的积累不到位,以及在翻译过程中缺乏关键词词性分析的意识。

第②题:市均分1.85。本题得分偏低。第二句翻译中需要落实的实词包括“寇”、“引”和“以......为”,其中“引”容易被误译作“引导、引诱”,“以......为”易被误译作“把......当做”,反映出学生对教材中常见文言词汇的机械掌握,不懂得根据上下文语境调整词意与词性。在句式方面,省略句和状语后置句句式的调整不到位,反映出同学们对特殊句式的概念界定不清晰,在翻译中补充和调整句式的意识不强,在今后的学习中还需要加强相关的训练。

第15题(简答题3分):市均分1.13。本题考察对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分析。根据题干,本题需要概括原文中刘弘应对谗言的处理措施,以及由此引发的启示。在答题过程中,多数学生存在答非所问的情况,反映出审题的偏差。此外,部分学生概括能力偏低,答题规范不到位,直接抄写原文和不分点作答的情况较严重。

 

 

教学建议:

1.坚持以课内文言文学习为主,课外训练为辅,着重做好重点实词、虚词等的积累。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强调对句和篇的整体理解,在通晓文意的基础上,准确记忆实词和虚词的意思。

2.注重翻译指导,要求文言文翻译“字字落实”,关注字词的特殊用法和特殊句式的调整翻译。

(四)诗歌阅读(2道题,共9分)

第16题(选择题3分):市均分1.13。本题考查对诗的理解和赏析。C项错误明显,但学生的得分率不高。抓住我不上天子船,我不上酒家眠,唐寅并没有得到李白那样的际遇,一生窘迫,只能以田园自遣。

第17题(主观题6分):市均分1.46。本题得分率偏低,且两极分化严重。该题主要考察对诗歌语言和用字的分析。失分的主要原因在于将答题的重点放在“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等人称使用的好处上。答案言之无物,脱离文本,因而显得非常空洞。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熟练运用诗歌阅读的基本技巧,善于结合诗歌的选择题选项,对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准确理解。

2.进行诗歌教学时,有意识地与同类型诗歌或诗人进行比较分析,关注诗歌在艺术手法和情感寄托方面的异同点。

3.加强纸笔训练,注意答题的规范用语,强调对原文内容的落实分析。做到精准审题,精准答题,精准得分。

(五)名篇名句默写(1道题,共6分)

第18题:市均分5.42。

本题考察的三句中,第二句的得分率最高。第一句默写大部分学生默成“《诗》可以兴,可以观”,少部分默成“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错别字集中在:将“先修其身”的“其”写作“齐”,“为之于未有”的“未”误写作“末”或“为”。此外,存在个别同学一分未得的情况。

教学建议:

1.加强课内名句名篇的诵读,做到熟背熟记。

2.加强课文的理解,提高课堂的效度。重视对必背篇目思想内容和情感的把握,重视对重点句子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的掌握。

3.在文言文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例如对异音常用字的记忆和书写,以及对常用虚词的区分。

 

第四部分:语言文字运用(5道题,共19分)

第19题(主观题6分,语句衔接):市均分4.21。此题考察文段中语句的衔接,得分情况较好。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同学们能够迅速地判断关键词,完成语句补充。第三句的补写中,学生容易忽略与“是否”相对应的类似“有无”等含有选择含义的词的运用。另外,由于错别字的书写,如“抚贫”、“脱平”,造成的失分现象也较为普遍。

第20题(主观题4分,逻辑分析):市均分2.40。此题考察学生对文段中存在的逻辑错误的识别分析能力。

第①句存在模棱两可的问题。婚事“隆重”与“反对大操大办”是矛盾关系。按排中律的要求,不允许对两个不能同时为假的命题予以否定。第②句则存在转移论题的逻辑错误,违反了同一律。

学生在回答本题时,存在对逻辑错误的识别困难问题。例如在第②的论述中,关注“上车买票还是下车买票”的问题,完全偏离题意。此外,还有部分同学不清楚此类题型的答题方法,将两句当做“病句修改”题回答。

第21题(选择题3分,逻辑分析):市均分1.69。本题考察对文段哲理的理解,得分率较低。文段主旨在于“面对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民族骄傲是狭隘的。”得分偏低的现状说明学生对于含有逻辑关系的文段缺乏分析能力。

第22题(选择题3分,逻辑分析):市均分2.79。本题考察学生对议论文标题拟定的合适度判断。得分率较高,说明学生对文段的把握比较到位。

第23题(选择题3分,逻辑分析):市均分0.6。本题考察学生对议论文标题拟定的合适度判断,难度在第22题的基础上有所上升,得分率较低。在审题时,学生容易忽略题干中“以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的要求,偏重单句的立意分析。C仅仅针对了③,单谈“内在美”的意义,因而可以被快速筛选出来。本题得分过低,反映出学生在审题层面的不细致。

 

教学建议:

1.本卷第三部分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考察,定位于教材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通过常规题型和创新题的有机结合,全方位多角度地考察同学们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建议教师重视引领学生熟悉和研究各类词汇在句中所作的成分,提醒学生关注上下文语境,此外还需要配合适当的题量训练,形成语感。 

3.加大语用题型的训练,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题型的训练,注意总结各类题型的作答方法。

第五部分:写作(共60分)

第24题:市均分42.13。本次作文是“任务驱动型”,42分切入。

本次作文材料取材于孔子与子贡关于“水有九德”的对话。整则材料本质上是借物说理,借助于水丰富多样的形态特征,形象地阐述君子应该具备的四种美德,指向于对考生人生价值观的引导与树立。写作任务明确而又相对简单,要求从四种美德选择其中的一种,表达自己的感触

就材料的定义分析而言,水的第一美德是“德”,特征是“不停止”“普惠万物”“无所作为”,特征具有两种对立态势,“有生机活力,普惠万物”,但是却保持“无所作为”的低调。这是为人行为上积极有为,但处世态度低调的谦逊的人格形象。旨在引发考生对于自我人格的培养的思考。

第二种美德是“义”,其特征寓意是为“守理”,启发我们做人应该遵守为人处事的本分,合道守则不逾矩,这是对自我修身的高要求。

第三种美德是“道”,这里的“道”不是名词“道理、道义、道德”,而是得“道”之后的状态。这就给人一种启发,追求“道”的意义何在?就在于有道之人的内在是“充盈”“有力”的,他的内在能量是不会枯竭的,不会将自己的人生变得逼仄。这就给予“问道”之人以积极的期待,鼓励人们去追寻“道”的价值,借道成人。

第四种关德是“勇”,特征是“处于险境而不畏惧”,这是向人们揭示真正意义上的勇的内涵:面对围境而不畏惧。这样就是侧重于强调君子的主观态度的勇,自胜者勇,真正的勇是克服自我内心的畏惧。

对“德”、“义”、“道”、“勇”的含义解读,应当依托于材料所给与的定义。这是审题的关键所在,没有此点,对“四德”的论述就会出现偏题的现象。

从材料的分析而言,本次作文在文体选择方面,记叙文和议论文均有写作的空间与可能。实际阅卷中,学生对议论文的选择占据主要比重。

本次作文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对“四德”的概念界定错误。相比较而言,学生对于“德”(奉献)和“勇”(无畏)的概念界定比较符合材料原意,而对“义”和“道”的理解则存在抛弃材料另起炉灶的问题,偏向于从日常语境出发阐发两者的含义。

2、文章的说理部分较弱,不能就“四德”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进行有层次的分析,从而引出对立己达人的主题思考。大量出现以“例”代“议”的现象,仅有例子的堆砌,缺乏依托事例形成的理性思考、升华总结和规律揭示,更缺少针对“为什么”的原因分析。此外,在论述过程中,对关键词的回扣意识不强,甚至出现全文没有关键词的现象。

3、文章结构单一,举例趋同现象严重。学生在作文中普遍采用总分总结构或并列式结构,使得全文最终呈现出对“四德”浅表而空泛的论述。加上举例的趋同,更使得作文同质化严重。

 

教学建议:

一、 有针对性地进行应用类作文训练

依据全国卷高考作文的最新导向,及时调整作文教学的思路。在高一学生作文的打基础阶段,强化文体格式的训练,在进行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同时也不能忽略记叙文的写作。

 

二、加强审题训练,追求思维的深度

指导学生审题时,要理清材料的层次,正确把握“中心词”,重视关联词的表述,弄清材料内在的逻辑结构。对材料的解读切忌空洞无物,要做到“就事论事”,并且在行文过程中体现思维层次的推进。

 

三、关注现实社会、时事热点,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依据“立德树人”的核心育人理念,新课程标准重视强调学生的思维深度和思维品质。高一的学生由于阅读经验的匮乏和生活经历的单一,难免在作文时显得片面、浅表,甚至机械化地套作。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更多地致力于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质疑探究,引导学生有条理地,由浅入深地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不断扩充阅读的深度和广度,补充学生思维的短板。帮助培养学生关注现实,体认现实,有独立的思想和判断。


分享到:

新闻总数:3137 今日访问量:26562 本月访问量:1380380 总访问量: 56483217

主办单位: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 - 地址:燕湖路1号 - 邮编:210012 - 联系电话:87215175

技术维护: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备案号:苏ICP备170251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