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教育资源>小学>语文>教育科研>阅览文章

巧妙解读教材文本 探索适合习作方式

时间:2022/6/9 15:59:27 来源:杨春芳字体显示:大 中 小阅读:3394 次

巧妙解读教材文本  探索适合习作方式

溧阳市泓口小学   芮克飞

习作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总能算是一件不怎么愉快的事,毕竟对于生活单纯而朴实的他们来说,那么多次“难忘的事”“难忘的人”“难忘的一瞬间”……写了六年也真是难为他们了,何况还有小说故事、想象作文等各种形式的文章要写,对于他们来说,怎么把这些文章写好,写出水平,的确比较难。不过,随着对课文的不断深入学习,一次次对课文的模仿习作,孩子们终究还是找到了感觉,渐渐喜欢上了写作。

一、 立意——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

很多时候,孩子遇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就能行文如流水,一篇文章分分钟就搞定,如描写一个自己最熟悉的人,对于他们来说,那就是自己的领域了,从外貌写到性格,再举一到两件事情,最是手到擒来。而遇到自己不擅长的一些作文题材,他们就会显得束手无策。

其实,写任何文章都离不开第一件事,借用南梁萧统的一句话就是:“ 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写文章应以确立意旨为宗旨,而不以技巧文本。任何文章,都是确立一个中心,然后围绕中心展开。

譬如统编版六上第一单元,主要是围绕“走进大自然”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第一课《草原》围绕“草原景、草原人、草原情”这个中心,利用“初见草原景”“蒙古人迎客”两部分内容,带着我们领略了大草原的碧绿与辽阔,感受到了草原人的热情好客。《丁香结》则围绕“结”这个中心,从“城市丁香”“校园丁香”“雨中丁香”三方面,从形状、颜色、香味等方面描写了丁香的美好,以及丁香结的幽怨和对丁香结的理解,让我们在文字中感受到了作者热爱丁香结和对人生无常的豁达情怀。

因此,在让学生模仿练笔的时候,我也经常会给他们一个明确的中心,如写《桂花》,从“花、人、情”三者入手,通过对桂花的描写,联系生活,自己和谁一起看桂花、闻桂花、折桂花、品桂花,可以是家人之间共摇桂花的温馨,可以是朋友之间通摘桂花的欢乐,也可是独自欣赏桂花的赞美。

再如写小说时,我会引导他们设定故事的主题。人与人之间的友情、亲情、互助,战争的残酷、百姓的痛苦,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相处等等,再让他们围绕这个主题,设定带有不同性格色彩的人物、一波三折的故事链等。这样有了一个中心,孩子们再动笔写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围绕着这个中心发散思维,扣住了整个文章的主题,也就不会漫无目的、毫无头绪的东拼西凑了。

二、 选材——知否,知否,应是红肥绿瘦

李清照的这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千百年来为人所称颂,风吹雨打,红花凋零,绿叶犹盛,绝美风景。可在写作文中,最怕学生写成“绿肥红瘦”。何解?绿叶为衬托,红花为主体,绿肥红瘦,不正是学生习作中最常出现的选材不当、详略不当、主次不分么?通俗来讲,就是所选之材不能展现主题,有本末倒置之嫌。

70周年国庆期间,组织学生观看了国庆节阅兵仪式,趁此机会也写了一篇《70周年国庆之阅兵仪式》。有些孩子便开始抓耳挠腮、绞尽脑汁地写,可最后习作还是写的一团乱麻。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他们的文章中,对于阅兵过程记录的场面描写不到位,细节没有抓好,反而是对祖国的赞美之词、对历史的生搬硬抄占了大量篇幅。

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正好第二单元是围绕“重温革命岁月”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课文《开国大典》成了最好的范本。《开国大典》按照典礼前、典礼进行时、典礼后三个环节,写了“典礼准备”“宣读公告”“阅兵仪式”“群众欢庆”等场面,而围绕“大典”这一中心,课文详细描写了“阅兵仪式”这一场面,其它场面就进行了简单记叙。

学习完这课后,我就指导孩子修改自己的文章。先回忆阅兵仪式的各个环节,采用小标题的形式,将各环节内容概括出来,例如“升旗仪式”“宣布仪式开始”“主席检阅部队”“军队方阵行进”等,同时围绕主题确定详写的内容为“军队方阵行进”“花车行进”两部分。之后再学习课文中点面结合的写法,对场面描写加以修饰。描写军队方阵行进这一部分内容,也不是将所有军队方阵详细写出来,而是选择自己最震撼、感受最深的一两个方阵进行细致描述,其他方阵运用排比的方式,并列而出。这般改过之后,基本上孩子们的文章结构清晰、内容充实、主题明确,也就做到了“红肥绿瘦”。

三、 构思——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好的文章总给人带来阅读的享受,而这享受就应该是山重水复、弯弯绕绕处又见柳暗花明。简单来说就是以下三点:

(一)设置悬疑,吸引目光

如四上第六单元中的《牛和鹅》一课,开头就描写牛与鹅看人不同,因此两者对人的态度也就不一样,牛怕人,鹅不怕人。然而这样的说法是否真的如此呢?作者为什么这么说?作者是经历过什么事吗?牛与鹅对人的不同态度真的仅仅是因为它们看人的角度和感觉不一样吗?一连串的疑问随着作者的叙述铺展开来,勾起了读者深深地阅读兴趣。随着故事的展开,牛、鹅两者的不同形象逐渐清晰起来,牛憨厚老实,对人的欺负大度、忍让,鹅却是欺软怕硬、外强中干,至此开头的疑惑全在结尾作者感悟中得到完美答案。

(二)一波三折,情节跌宕

六上第五单元课文《盼》讲的是作者铁凝小时候盼着下雨穿上新雨衣出去玩耍的事情。事虽简单,可“我”等待的过程却是一波三折。先是收到新雨衣迫不及待穿上,却被妈妈一喊,吓得脱了下来;好不容易盼着雨了,可妈妈却对“我”的暗示视而不见;看着窗外的雨,内心煎熬着,生怕这雨第二天就不下了;穿上雨衣后,兴奋地玩耍。简单的愿望,却在作者笔下生出无数波澜,一波三折的情节,满足愿望的结局,真可以说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三)预留空白,满足想象

好的文章结尾并不一定、也不应该仅限于点明中心、升华主题,预留空白、满足想象的结尾更能给人以遐想与深思,颇有意犹未尽之感。

例如六上第四单元14课《在柏林》,文中老妇人在火车中两次数“一、二、三”,惹来一阵嘲笑。而在老兵解释完老妇人是因为战争,失去了三个儿子而变得疯疯傻傻,只会数数时,“车厢里一片安静”。文章就以这句话突然结束,而这未完的故事,却在这“一片安静”中弥漫在每个读者的心间,引起了每个人的沉思。

因此,在教孩子构思文章时,可以借鉴课文的写法,在文章开头设置悬疑、吸引目光,中间要一波三折、情节跌宕,结尾预留空白、满足想象,让读者在“山重水复疑无路”处,又见“柳暗花明”。

四、细节——世上本来无妙笔,精雕细琢见文工

立意、选材、构思都已完成,学生作文大体也就有了雏形,剩下的就只有精雕细琢了。而我在教学生修改习作练笔时,是仿照课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心理描写,点睛之笔

文中人物就是整篇文章的灵魂,赋予人物细腻的心思、丰富的情感,就如同点睛之笔,瞬间使文章活了起来。

如13课《穷人》,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对桑娜的心理活动进行了细致刻画。发现西蒙去世,把两个孩子抱回家时,她的内心是矛盾的,摆在眼前的窘迫的生活也让她十分为难,可她首先作为母亲对孩子的本能爱护却又让她放不下两个孩子。所以文中对她的自言自语式的心理描写是用了大量的省略号,来展示她思想的斗争。在之后,桑娜与丈夫两两对话完毕,那一阵沉默时,桑娜的内心肯定是纠结着、忐忑着。这里就可以作为一处练笔,让学生模仿文中前面对桑娜的心理刻画形式,在这里将桑娜的心理活动补充完整,既能巩固课文内容,又可以提升学生对人物的理解,更可以训练学生的习作能力。

学生再对照自己的习作,在修改中找出人物甚至事物的思考之处,补充上适当、细腻的内心独白,为自己的笔下人物注入灵魂,让文章更出彩。

(二)环境描写,巧妙烘托

好花还需绿叶衬。好的故事人物、情节,还需适当的环境描写来烘托氛围、制造情境,让人身临其境。

以四下第六单元19课《小英雄雨来》,文章开头描写了晋察冀边区雨来家乡的美丽景色,黄绿的芦苇,雪白的芦苇花,画面温馨而柔美,让我们再感受绝美的农村风光时,不自觉地带着一种放松心态去读小说,为整篇小说(节选)的好的结尾定下基调。又如六上第13课《穷人》中,文章开头描写了屋外恶劣的天气:屋外寒风呼啸、海浪汹涌澎湃、外面又黑又冷,给我们塑造造了一种阴冷、恶劣的环境感受,颇具画面冲击感。而屋内呢?温暖舒适、干干净净、炉火没熄、食具闪闪发亮、孩子安静睡觉,多么温馨!两者两相对比,不仅让人知道了环境的恶劣,桑娜一家家境贫困,更是让人感受了桑娜这位女主人手脚勤快,善于持家,家庭和美。细腻的笔触,一下子让人恍若身临其境,似乎站在第三人的角度在现场观看着这一幅幅画面。

开心时天朗气清,伤心时黑云压城,喜悦时鸟雀和鸣,失意时秋风萧瑟……引导学生适时地加入恰当的环境描写,巧妙烘托人物的心情,引导文章的走向,会让学生的习作更加丰富多彩,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至于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把握,对遣词造句的精炼,那都要经过无数次的训练,而手中的语文课本就是最好的老师。

利用好手中的课本,深入、细致地剖析课文,探索单元课文教的写作方法,多写、多练、多改,以立意为宗,正确选材,巧妙构思,精雕细琢,相信孩子的习作会更上一层楼。

 


分享到:

新闻总数:3137 今日访问量:6174 本月访问量:1359992 总访问量: 56462829

主办单位: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 - 地址:燕湖路1号 - 邮编:210012 - 联系电话:87215175

技术维护: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备案号:苏ICP备170251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