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教育资源>综合>体育>教育科研>阅览文章

高中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策略实践思考

时间:2020/7/6 11:11:32 来源:吴健字体显示:大 中 小阅读:8187 次

高中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策略实践思考

——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能技能融合发展的策略

               溧阳市竹箦中学  


一、体能、技能、体能技能融合教学的定义

体能:是通过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灵敏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人体基本的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

    体能水平的高低与人体的形态学特征以及人体的机能特征有着密切的相关

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

    根据技能的性质和特点,可分为运动技能和心智技能。在进行较复杂的活动时,这两种技能都是需要的。但对于不同职业和不同任务来说,这两者的要求有所侧重。高水平的技能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重要条件

体能技能融合教学:是指体能练习设计以发展学生运动技能为目的,根据运动技能发展而进行练习设计,使学生的体能和技能有机结合,同步提高。

技能的习得和体能的发展是中学体育教学追求的两大核心目标,但这两大核心目标并非相互割裂的,实际上,它们恰恰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这是因为,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要习得任何一种运动技能都必须要有一定的体能作为基础,良好的体能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技能习得效率。

    反过来,各种运动技能的习得也能够促进学生体能水平的发展与提高,甚至可以说,运动技能的习得是促进学生体能发展的有效载体。

由此可知,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技能的习得和和体能的发展应当是兼顾并重,融合于一体的。

    然而,综观当前的中学体育教学实践却可以发现,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部分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重技能习得,轻体能发展轻技能习得,重体能发展或者是将技能习得与体能发展完全割裂开来的现象,并因此影响到了中学体育教学的质量。

鉴于此,我基于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针对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技能的融合发展策略进行一下探讨,以期能够借此为高中体育教学活动的科学、高效开展提供参考。

二、注意围绕教学中的技能目标来确定有针对性的体能目标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教学结果,是教学活动的归宿。既然技能习得和体能发展是高中体育教学的两大核心目标,那么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必然需要设定技能习得目标和体能发展目标。而为了实现学生体能和技能的融合发展,在设定技能习得目标和体能发展目标时,就要注意不能将两者割裂,应放在一起,将两者关联起来进行考虑。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校体育教学的课程目标应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等五大领域,根据新课标中规定的这五大领域可知,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运动技能目标,体能发展目标是包含在身体健康目标中的。

因此,在制定技能习得目标和体能发展目标时,就可以先制定技能习得目标,然后在制定了技能习得目标之后,再根据所制定的技能习得目标有针对性的制定对应的体能发展目标。

以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为例,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任课教师就可以首先制定本次课的技能习得目标,即:让学生掌握双手向前投掷实心球的技术动作,并能够规范、熟练的完成这个技术动作

在确定了上述技能习得目标之后,教师就可以围绕这一技能习得目标有针对性的制定对应的体能发展目标,由于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这一技术动作完成过程中,锻炼的主要是学生的上肢部位的力量和全身的协调性,那么就可以据此将此次课体能发展目标设定为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素质,以及身体各部位协调用力的能力

以上所制定的技能习得目标和体能发展目标实际上就是相互融合的,很好的避免了技能习得和体能发展相割裂、相脱节的问题。

三、注意基于技能教学的特点确定有针对性的体能练习内容

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除了技能练习之外,还会涉及到体能练习,技能练习是学生技能习得的主要方式,体能练习则是促进学生体能发展的重要方式。        

那么,两者是否是相互独立、互不相干的呢?答案显然不是,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技能练习和体能练习同样也应该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学生体能技能的融合发展。

仍然以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为例,在教学中学生的技能练习内容就是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这一技术动作(主要以各种徒手练习为主)。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如何选择体能练习的内容才能够实现学生体能技能的融合发展?

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基于技能教学的特点进行体能练习内容的选择。在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教学中,该技术动作的特点决定了很多学生在完成这一技术动作时,会出现上下肢动作不够协调的问题,或者是上肢力量不够的问题。

那么在选择体能练习内容时,就可以根据这种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协调的练习内容和练习项目,例如:平行开立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练习、鞭打悬挂排球等等,围绕技术特点去锻炼体能、发展体能。

四、选好体能练习手段

体能练习的方法手段种类繁多、 方法各异, 但并不是都能对技术学习有促进和辅助作用的, 并非什么都可以用的。 首先我们要清楚某堂课的某环节我们需要什么, 然后我们才能有目标地做好挑选工作, 有时还要对其进行再加工, 这样 才能让动作技能很好地融合在体能练习中。

1、做好精挑细选

面对各种体能练习手段, 我们要做到从多到少,从少到精,从精到无。也就是说我们要在众多的体能练习手段中把 与技术学习相关的选出来,完成从多到少; 再在这些相关的手段中去除那些与技术学习相关度不高的、弊大于利的、 没能通过课堂实践检验的一部分, 所剩的也就是一些精华了,以达到从少到精;所剩下的体能练习手段,我们用在课上就 要能达到无痕的效果。也就是说,这些练习手段用在课 上首先不能影响课的结构。假如不是细心地去找是很难发现这些体能练习的, 因为其表面上就是技术学练过程的一部 分, 进而实现从精到无。最终实现教师在备课、上课时能在 动作技能教学中融合体能练习成为一种自然的、非刻意的教 学行为。

2、利于技能掌握

     面对多样的体能素质的练习手段, 我们要把与技能形成 相关的、 有促进作用的挑选出来, 才能使其高效地融入技能 学练中。有时还要考虑对挑选出来的体能素质练习进行一些 加工改造才能使用。比如,双脚轮换跳短绳对学生下肢的灵 活性要求较高,那么我们可以在发展下肢灵活性的众多的手 段中选择原地快跑用作双脚轮换跳的辅助练习;对于动作技 能掌握得较好的学生,可以用原地后踢腿跑、高抬腿发展学 生的灵活性;用高抬腿式跳绳 (改造) 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等等。这样让体能练习为技术学习服务, 也是利用技能发展体能。 两者互为补充,齐头并进。

3、注重学生发展

    我们熟知:发展学生的体能要注意关键期。 我们这里在 进行体能练习手段的选择时同样也是必须要遵循的。 只有根 据关键期进行科学选择, 我们的体能练习才是高效的, 才能促进学生健康,才算得上是科学的。 另外,我们也要关注不 同年龄学生的心理、 生理特征、 兴趣爱好, 合理安排科学选择。比如,初中跳绳课的后部安排发展学生耐力时, 用行进间跳短绳接力赛跑就要比用两分钟跳绳学生的练习积极性要 高很多。

五、把握体能练习时机

1、课前作好预案

教师备课时要善于紧扣教学目标、围绕技术学练进行体 能素质的融合。课上的任何手段都要为教学目标服务,自然 体能素质的融合也不能例外。 否则就是画蛇添足,有害而无 利。教师在课前也要有预见能力,要根据教学内容考虑本班 的学生可能在课上表现出哪些体能上是需要补充、 发展、 完善的。 这样在备课时就能扣住目标进行体能素质的有效、 痕地融合。 比如: 准备活动中安排些强度小、 时间短的对后面的技术学习有引子作用的体能练习。 在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准备活动部分安排变向跑发展灵活性, 同时也为 下一步学习变向换手运球的脚部动作打好基础。

2、课上灵活机动

    教师在课上对体能素质的安排也要随机应变, 要能根据 课堂目标达成情况、 技术掌握的需要,及时发现学生练习的 结点适度进行调节性安排。如,双手头上向前掷实心球课上,教师突然发现学生的手指力量不足, 影响了学生向头后 引球动作的学习。此时, 教师不妨就安排学生练会儿鹰爪功(马步, 双手掌心向下, 体前轮换抓实心球)。从而发 展学生的指力, 同时也能起到激发兴趣、 活跃气氛的作用。

六、拿准体能练习的负荷

     在技能学练中融合体能素质练习,从字面上就能看出其 主次关系。我们要以技术学练为主,万万不能喧宾夺主。 为了发展体能而发展体能,而干扰了技能的学习, 偏离了体能 练习手段要能为技术学习服务的主旨。

紧扣项目特征,有针对性地发展。

不同的项目需要不同的体能,有的需要耐力,有的需要 力量,有的需要灵敏等等。我们可根据各种项目的需要进行相关的体能练习,同时也要注意发展不同的体能素质时的负 荷量与强度及间歇时间的把握。 既要注意体能素质练习的科学性、有效性, 也要注意其对技术掌握的正负影响。 如,跨越式跳高的双脚依次过杆教学前, 练习武术腾空飞脚 标志物,对双脚的依次摆动过杆进行辅助。 在辅助效果达到 后即可进入下一学练内容,负荷大小易把握。 这样既对跳高 时双脚依次过杆有促进作用, 同时也能发展学生的弹跳能力 和协调性。也就要比单一的练习助跑起跳摸高发展弹跳力效 率要高、效果要好,学生的练习兴趣也是要高很多的。

3、尊重个体差异,不影响技能形成

     因为我们安排的体能练习有时在课的开始部分、 有时在课的基本部分或结束部分, 所以在进行体能练习时我们要尊 重个体差异,注意让学生量力而行。面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 同的体能练习手段、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要求供其选择。 要时时注意让不同体能水平的学生体能都要得到适当的发展,也要留有足够的体能用于技术的学习。 万万不能在课中出现 体能发展了,学生在学练技术时却有些力不从心了、 疲惫不 甚了。 这样适得其反,得不偿失。

七、与课课练或循环练习互为补充

在动作技能教学中融合体能练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思路。单纯从发展体能的角度上看,也不能过分夸大其对体能 发展的作用, 还要与体能课课练或循环练习互为补充配合使用,才能更好的发展学生体能,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比如: 双手头上向前抛实心球课上我们融入了鹰爪功发展 指力、篮球跳起空中传球发展协调性,体会抛实心球的 发力。 那么, 体能素质课课练时就可以错开安排些下肢力量、 臂力、柔韧等练习。这样既不会让学生一堂课下来过于疲劳,又能体现体能发展的全面性原则。

是否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学生体能和技能的融合发展,是影响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一大关键。教师应基于自身的体育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不断总结有助于促进学生体能技能融合发展的方法与策略。但是,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应注意,无论是怎样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都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不能一概而论、盲目套用,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将学生体能与技能的融合发展落到实处!

 


分享到:

新闻总数:3135 今日访问量:21966 本月访问量:991165 总访问量: 56094002

主办单位: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 - 地址:燕湖路1号 - 邮编:210012 - 联系电话:87215175

技术维护: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备案号:苏ICP备170251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