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教育资源>中学>政治>教师发展>阅览文章

议题式教学路径探究

时间:2019/11/29 14:51:32 来源:上兴高级中学 林萍字体显示:大 中 小阅读:14813 次

议题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具有一定开放性、探究性特点的议题引领下,将学科知识内容与现实生活问题结合在一起,以主动参与、建构知识为活动主线,通过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过程。” 议题探究教学是培养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具有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学校德育工作的引领性和课程实施的实践性。符合新课标构建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学科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践活动的结合,尊重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议题式教学的着力点在于议题的创设与实施。创设议题首先要有题可议,议题是以一定的情境为载体的,情境教学是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议题要以真实的生活实践情境为载体,在真实情境中找出引起学生情感的触发点,从而碰撞出学科知识、能力、情感的思维火花,在情感升华的基础上自觉践行。综合议题教学的具体实践,笔者将从“真、情、思、致”四个维度,找寻议题式教学的实施路径。

一、求真—化真实生活为议题,求真拓局

新课程标准要求开展活动型学科课程,即“课程内容活动化”与“活动设计内容化”。新课程实施要求兼具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科内容为本位的思想方式。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社会真实问题,让学生以公民身份置身于真情境中学习知识思考理论。

三个维度上求真:

1、议题情境要真实。拉图尔说:“科学事实与科学知识不是从科学家脑子里面抽象演绎出来的,而是在具体复杂的实验室情境脉络中创生的。”真情境对知识产生具有重要性。议题以真实情境为载体,要源于我们现实的社会生活。比如:贴近中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生活经历;与当地特色相关的地域文化;当今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时事热点等都是真实有效的议题来源。而不是一些人为的假设,认为的假设议题首先不具备真实性,探究起来缺乏实效性,对学生价值观核心素养的引导不能产生升华的共鸣。所以议题需要来源于真实的社会生活实践。

2、议题论点要真切。议题必须是在合理情境下存在多种可能性的问题,而不可以是唯一结论的假议题。议题一定要有多种可能的观点出现,启发学生思考讨论,进行思维的碰撞,才会有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升华。如果议题只具有唯一结论,从真实的情感出发便是有题无议。所以教师在设置议题时可以一般细小的、具体点的问题出发,这样选择面会更广。也可以诱发学生多视角多主体多方位的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3、议题目标要真效。议题的方向目标有很多不同层次的区别,这就要求议题的创设要适合学生现有的素养水平,才能达到真正有效的实施。只有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才能通过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也能引领学生直面现实的矛盾和争议,为合理解决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理性的思考,达到议题实效。

议题的“真”是基于学生真效认知基础上赋予知识本身以真实生活和实践的真切讨论,从而升华意蕴,培育核心素养。

案例启发:

1、吴老师在讲述《政治权利和义务》时,以近期发生的论坛上关于“交警拦无牌上路摩托车“事件为例,此事件生活常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容易引发思考,其次,以该被罚网友在论坛的虚构事实发帖行为,启发学生思考探究公民在行使政治自由权利的同时,要遵循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体现了议题真实、议点真切有效。

2、之前“构建生态课堂”的教学活动,毛老师以“家乡的生态发展”为议题,贴近学生生活,家乡发展也利于学生了解和作为主人姿态关注出力。将生态旅游的特色发展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的模式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出对立统一的观点。引导学生善于寻找矛盾事物或矛盾方面之间的统一之处,从而寻求更好的解决矛盾之法。体现了议题求真拓局。

二、升情--以美熏陶,发掘议题目标的情感内涵,升华情感

议题不仅是实施教学的方式,更应是引导学生感悟生活的内涵和生命的意义,从而升华情感素养。这才更加贴近政治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课程目标。

“一切景语皆情语” 古今中外,大多提倡以“情”促教。李吉林主张:学习快乐高效的核心秘密是“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相结合”。这里所说的情是充满正能量的情,情是一切活动的内在灵魂,新课标提倡的核心素养的培育体现了时代高质量的情怀。培育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要将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品格。“若失品格,一切皆失”,沿着核心素养主线组织教学,不仅流程通畅,而且立意深远。这要求我们议题教学中要加强情感的触发与感知、熏陶与升华。

两个维度上升情:

1、以真唤情。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学生情感触发的源头来自他们所处的现实生活。在课前通过调研了解发现议题目标与学生真实情感的交叉点,以此推动议题教学探究的深入进行。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相结合,达到情感的共鸣升华,从而实现素养培育。

2、以美动情。把美贯穿于议题的创设过程,追求议题的形式美、挖掘议题的内容美,从而实现以美动情。以美的形式为载体,现代传媒如图片、短视频等为议题的呈现和表达提供了有效支撑。学生容易在美的意境中酝酿情感。并由此可以挖掘出议题本身蕴含的知识美,议题要抓住学习内容内在的美。推动学生自然体悟知识的深刻内涵,使目标生成更自然,情感升华更具体有效。

案例启发

1、吴老师在讲述《政治权利和义务》时,将公安部门介入调查后的事实真相以及被罚款公民的道歉信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自己根据之前公民的不正当发帖内容进行对比思考,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发帖跟帖评论的事实,升华感悟,从而形成在行使政治权利时要了解真相、谨言慎行的内化品质。

2刘老师在精彩的呈现教研组的工作总结策划时,通过多种真实美好的图片,多方面多角度展现草根教研组平凡而闪亮的果实。美的感受中引发我们的体悟思考。

三、辩思—转矛盾为辩题,以批判、质疑为突破口, 辩思生成思是高品质议题的重要标志,更是好议题创设的重点所在。教师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要启智引思、转识成智,这就要求议题教学过程中要精化问题的创设。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首创精神的培养,还要鼓励学生强化批判思维和质疑品质。

两个维度辩思:

1、通过设疑,以辩成思。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思维的拓展离不开问题的活用。教师通过问题触发学生的知识和价值冲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次,问题的提出存在可辩性, 更能推动知识的生成与创新。“真理越辩越明”辩论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常见手段。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宽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2、批判质疑,找突破、求生成。实践活动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知识具有时间性、历史性特质。这表明知识并非恒定不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重建。因此学习活动不是简单的传承,而是创新发展,而创新的阀门在于“疑”。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议题的创设只有启动独立批判质疑、合作探究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价值冲突中加深理解,在比较鉴别中坚定认识,在活动探究中拓展升华……议题教学才能走上持久启智之路。

案例启发:

1、在教研活动中,关于吴老师的课有评课资料,其中也包括分组讨论时,江老师尤其强调要有知识冲突,要有质疑才能突破,创新课堂生成。启发良多。

2、在刘老师初中教研组的展示中最后重点提到了:搀扶老人被宰事件,引发教师对知识问题生成的预设以及从不同学科教师的处理思考方面加以交流整合,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内化正确积极的价值观。

四、觉致—自觉践行,知行合一

陶行知说过:“品德教育有知行统一的特点,传授道德知识为第一步,而更为重要的是把道德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使学生在实践中修养品德。”英国学者麦克菲尔认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

议题的创设实施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包括其他学科资源和社会生活资源。毛泽东说过:“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议题教学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教师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迈入社会实践活动的大课堂,通过问卷调查、自愿者服务、职业体验等方式直接获取知识,深化认知。这种自觉践行不仅体现了针对性和时效性,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能力提供平台。

案例启发:

1、在谢老师展示《民主管理》的调研活动时,详细的阐述了教研组活动的具体流程和详细的调查报告,引导学生走入社会大课堂,直接了解知识,增强主人翁意识,自觉践行、知行合一。

2、在最后分小组讨论,大组汇报的环节,好多教师提到多学科的因素。将多学科优势结合,如体育活动课加以知识践行等。

总结:反复追寻,悦己达人

“真、情、思、致”的有机统一,反映了议题式教学回归现实生活、回归情感深处、回归知识探寻、回归知行合一的重要取向。要以“真”为基础、用“情”来升华、以“思”来启智、以“致”来践行……作为教学的初入掘者,我们要坚定理想、专注事业、反复追寻,最终实现悦己而达人!


分享到:

新闻总数:3137 今日访问量:2072 本月访问量:1166548 总访问量: 56269385

主办单位: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 - 地址:燕湖路1号 - 邮编:210012 - 联系电话:87215175

技术维护: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备案号:苏ICP备170251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