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教育资源>小学>语文>教育科研>阅览文章

现场学习——有意思的语文探索

时间:2019/10/12 14:32:53 来源:杨春芳字体显示:大 中 小阅读:10077 次

现场学习——有意思的语文探索

西平小学 房志荣

(一)背景

几年来,我校语文教学一直围绕“过一种完整而有意义的学习生活”的目标,引导学生在经历学习活动中进行主动而富有创造性的学习,致力于“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合一”,促进学生个性自主发展和实践能力。从经历学习向“儿童现场学习的实践建构”推进:

1.对当下语文教学发展变革的反思

当前培养学生立德树人和核心素养的落地,必须立足于教学。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目标指引下,如何落实核心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成为学校教学探索实践的重点。全面重构学习文化,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现场”,开展参与式、经历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形成完整的学习经历,获得积极的教学体验,内化学习行为,引导儿童在知行合一的学习中自主建构,成为当前教学变革的重点。“现场教学”有效地应答了教学变革呼唤。

2.对学生语文学习方式变革的反思

儿童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教育改革的永恒主题。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核心素养的召唤,学习方式的变革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遵循学生的认知方式,帮助学生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学会学习。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学习,是一个去情境化的符号式学习传统,这种学习方式不是学生的优势领域,只有引导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和行动及实践联系起来,在解决实践问题中获得获在能力。在情境中,在现场,开展探究式、研究式、尝试式、合作化学习,唤醒儿童积极的身体参与,让儿童站在学习的现场,才能让学习真正的发生。

3.      对陶行知“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实践追求

  陶行知提出“知行合一”的教育的理念,强调认识和实践的紧密关系,认为“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决定行”。现场教学的特征契合“知行合一”“的基本思想,重视直接经验的获得,重视学生现场的体验,重视学生的实践中的问题解决。现场教学是对陶行知“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实践追求。

(二)概念的界定

现场:现场指事件或行动发生的地点。从教育上说,现场指从事教与学的场所,可以是教室、校园,也可以是校外实践场所。现场是教学的地点,也是教学的环境和学习的情境。

现场教学:在一定的教学现场环境,教师以学生的实际需要、兴趣和注意焦点为出发 点,选择教学内容,组成教学任务,通过现场观察、体验、调查或实际操作,丰富学生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将知识用于实践的能力。这是灵活应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开展教学的组织形式。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时间、形式上不像课堂教学固定,常依学习任务、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和现场具体条件等而定。现场教学具有互动性、亲验性、个性化、多元化的特点。

为儿童创设各种可能的开放空间和学习知识的现场情景,将儿童引领到知识发生的现场,通过个体参与、现场观察、体验感受、合作探究,引导儿童从事与课程目标相关的学习活动,亲历学习的过程,以问题为导向,帮助儿童从认知发展走向现场知识建构,让儿童在适合的环境中提高自主实践能力,形成自己的学习经验。

(三)价值定位

1.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变革的探索

   作为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作为学校教育主阵地的课堂教学,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改变,但课堂教学变革的深化,依然不容乐观。以传播间接经验为主的课堂教学是主要的教学方式,教学中过于强调单纯的符号学习,学生主要采用接受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单调,儿童思维禁锢,难以形成学生面对真实情境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现场教学强调学生回到知识的的现场,在真实的学习现场和情境中亲历学习的过程,不断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合作的方式,探究、体验,解决复杂的问题。这是以自主学习为核心,落实核心素养育人理念的体现。

2.寻找学生学习品质培养的新途径

   现场学习教学环境与传统的教学存在巨大的差异。传统的教室就是单纯的学习场所,学生缺少学习的资源。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打造知识发生的现场,营造丰富的教学资源环境,根据学习的目标和儿童的需求组合资源,使教学资源的价值最大化。以适合儿童的学习方式感受、体验、研究,使儿童主动的参与到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培训、品格的锤炼,充分彰显知行合一的实践人格的魅力,使公民素养、健全品格、热爱生命、阳光心态、团结合作、服务他人、艺术创造成为我校学生鲜明的特质。

3.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

接受式、灌输式学习方式正在受到广泛置疑。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正在落地开花。在本项目的研究中,我们力求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以问题为导向,在提供的教学资源中,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不再是学习的变动接受者,而是成为学习项目的设计者、组织者、评价者。为学生一生的幸福着想,充分利用学校和课堂,向学生提出社会实践社会生活的直接任务,让他们在点滴的实践中得到真实的进步。

(四)目标

“儿童现场教学的实践建构”的建设目标是:

1.      构建儿童现场教学体系

   以革新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多样化发展、培养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搭建学校教学框架,探索学校教学的目标、内容、评价、环境,逐步形成适合的教学体系。

2.建设并完善学校现场教学环境

打造各学科学习实验室,营造丰富的教学资源环境,根据学习的目标和儿童的需求组合资源,使教学资源的价值最大化。重组校园资源,以适合学习的开展。重组班级资源,让班级成为学生适合学习之所、实践之所。

3.促进学校整体的课程变革。

  以现场教学为创新突破口,推进学校校本化、特色化课程建设,形成鲜明的学校文化特色,形成具有西平印记的独特气质,促进学校精神内涵发展,为创造一个幸福的儿童世界,培养幸福而完整的人创造更大可能。

(五)项目内容与行动路径

 

 

 

 

 

 

 

 

 

1.儿童现场教学整体建构--丰富学生的课程内容

   儿童现场教学的课程建设,经过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调查和充分讨论,我们提出“儿童现场教学”课程体系的整体结构。

儿童现场教学围绕育人目标“创造一个幸福的儿童世界”,我们提出校本化的四大核心素养:美好的品德、自由的学习、健康的身心、实践的能力。四大关键能力:实践力、合作力、创造力、组织力。在高质量实施分科课程的基础上,推进校本化的课程:一是建立基于现场教学的主题大单元课程,作为分科课程的的拓展和综合。二是分年段建立自选活动课程,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兴趣课程。通过学校课程的建构和创新,探索学校特色化的培养路线。以下是学校课程设置图:

 

 

 

 

 

 

 

 

 

              基于现场教学的学校课程设置结构图

(1)分科课程

   课程定位:校本化的国家课程,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美术、音乐、科学、信息等。

   建设主体: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

建设内容:根据课程标准,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校本化课程内容重组,第一,通过适当的增加、调整,使教学内容可视化,各学科围绕学科关键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统一课程和教学;第二,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建构分科合作教学;第三,满足不同学生独特的学习兴趣,建构个别化教学学科课程。

  (2)主题大单元课程

   课程定位:即校本开发的的主题大单元课程,是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一体化融合。

  建设主体:教师、学生合作共同开发,教师团队协作建设。

  建设内容: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基于学生的成长实际,进行校本化的以主题为单位进行内容重组,引导学生在具体的主题现场开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世界、人与国家、人与历史、人与传统等六个主题的体验与学习,参与现场情景,完成现场任务,各学科基于学生的需求,建构满足于不同学生的独特的学习需要。

   (3)活动课程

课程定位:致力于儿童个性化学习和校本化自主活动课程,以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为依据。

  建设主体: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

建设内容:主要包含自主选修社团课程,安排在每周二下午,分为人文主题类、科学探究类、艺术创造类、健体活动类、社会实践类。这些课程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供课程菜单,实现学生的自主选课选师。

形成儿童现场教学课程建设方案。以项目《儿童现场教学的实践建构》为抓手,厘清课程背景、指导思想、项目目标、总体架构、实施原则、预期成果,形成建设方案。

编制儿童现场教学课程校本指导纲要。以“儿童现场教学”为主旨,形成小学阶段总目标--学段目标--主题单元目标--课时目标,进一步明晰课程理念、目标、内容、评价等。

  2.儿童现场教学环境的建构--让教学环境服务于人的发展

  脑科学研究表明,教学环境与儿童的学习息息相关。着于于现场学习的环境建设,能激发儿童的参与兴趣,提升儿童体验的感受,服务于儿童自主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发展。

  学校现教学环境建设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

  一园二室三角四长廊

  一园:种植园;二场:活动操场、思维训练场;三角:语文阅读角、数学创造角、英语戏曲角;四长廊:人文长廊、科探长廊、艺术长廊、实践长廊。

学科实验室

改造教室,充分利用教室的空间,营造良好的学习现场和情景,引导儿童在实验室中动手做,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儿童工作坊

建设20个左右的儿童工作坊,分布在学校不同角落,以及校外实践基地,如戏剧角、英语朗诵角、木工屋、银杏剧场等这些活动场所,为儿童的现场学习提供丰富的空间。

 

 

 

3.提炼儿童现场教学模型--促进学与教的变革

现场教学的核心在于“情境化的问题的探究和解决”,主要关键是在情境化的学习项目中,通过合作探究和问题解决实现教学的整体目标,最终实现知行合一。这是基于学生深度化的、个体化、多元化的学习。因此,基于时环境、基于伙伴团队、基于个性化方式方法、基于目标和内容、基于媒体与技术平台可以构建不同的教学模式,实现对学生的引领,促进学与教的真正变革。例如,基于某个主题开展现场教学,比如“纸绳拉力”的探究现场教学,例如,基于诗人李白的主题式人物探究现场学习,例如,基于“农作物的栽培”的项目式田园现场观察学习等。

创建基于现场教学的教学的教学模型,学生和教师组成学习团队,采用选择、合作探究、分享的螺旋循环为基本的教学模型,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例如,在课堂的现场教学,可采用合作式、项目式、主题式、自媒体式、自主式、探究式等开展教学,在课堂外的现场教学,可采用社区式、田园式、游学式、访谈式等教学形式,也可采用混合式、综合式、主题式开展教学,一般情况下,可选择一种或几种组合成丰富多样的混合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建构中,要围绕现场教学的特点,突出学习情境的现场化、校园环境的学科化、学习目标的可视化、学习评价的成果化,以促进学与教的真正变革。

(1)学习情境的现场化  

努力扭转传统课堂教学“去情境化”的学习环境,避免知行脱节的现象,努力营造学生在场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具体采取以下几条措施:

第一,建设学科实验室。学科实验室以学科环境背景下的情境共享平台,为学生的学科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帮助学生组建学习团队、指导团队,为现场学生提供最优的服务。第二成立学科工作坊。学科工作坊帮助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场所,鼓励他们围绕一个主题设计学习方案,一起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形成自己学习方式。

(2)校园环境的学科化

根据学科的需要布置校园环境,使学生随时能处在学习的氛围之中。具体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因地置宜地布置学科特点的环境,如班级门口量身高的图案,数学学科的量角器的设置,英语学科的问候语的张贴,使学生身处现场;第二,校园活动的学科化。根据学科需要,安排学科活动,使校园环境服务于学科的教学。如传统节日元宵课程,布置学生制作的灯笼,创制的灯谜,在校园布置与元宵有关的的古诗与文章,让学生能走进传统文化世界。第三,校园的地域化布局。把校园装扮成“溧阳1号公路”,设置乡土“一村一品”,开展“现场化”的乡土人文主题教育活动。

(3)学习目标的可视化

让学习目标看得见,能具体可感可知,如“运动场上的数学课”,学生认识米的教学中,带领学生比赛跳远,谁离1米最近为胜,让学生在现场用身体学习感受“米”的长度。如学习测量校园“一号公路”有多长,组织学生用自己的测量工具测量校园公路长度是多少。再如带领学生走进农庄,现场观摩农民收割庄稼。让学生的学习,可见,可摸,可闻。

(4)学习评价的成果化

学生参与现场学习取得的具体成果,要有充分的展示机会。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举办成果博览会,让每个儿童的学习成果,能够充分展示在大家面前;第二,以学生的作品作为评价学生学习发展的依据。

4.儿童现场教学学与教的建构--用适合儿童的方式教与学

(1)“问题解决”的学习模式

儿童现场学习是在现场的具体情境中,以问题为导向,以活动为基础,以合作完成任务为基本的方式,如小木工的制作、英语角色表演等,强调动手操作,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增长经验。

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学过程,以老师为主导,以任务或项目为载体,以实践操作为重点,通过有效的评价机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2)教学资源的配置与教师指导团队的组建

根据现场学习需要,为学生配备专业的教师团队,动态配置相关人力、物质资源,提供儿童需要的专业指导。例如戏曲课程“京戏为什么受到喜爱”,教师团队由语文老师、美术老师、音乐老师和校外专业校外辅导员或家长等成员组建。

  他们或独立或合作地指导学生团队完成以下任务:语文老师指导完成“现场”的布署,京剧的知识小报的展览,名家的介绍、美术老师指导京剧脸谱含义的介绍及脸谱的制作、音乐老师指导京剧的基本唱腔、专业辅导员指导唱念做打;学校年级部组织京剧演唱会,以及演唱会相关的宣传、邀请函,数学老师指导开展听众意见调查等等。而在整体现场教学的过程中,学校需要充分调动充足的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帮助。

(3)现场教学的实践方式

现场教学的实践的重点在于学生的现场性、自主性、实践性。教学环境、学习团队、多媒体与技术平台、方式方法等是现场教学实践的核心要素。

①现场教学环境的建构

第一,教学时间:为每个学生设计个性化课表,实现让每个儿童以自己的方式自主学习。主题大单元课程每周二安排一次课程,一次两课时。根据课程内容开展主题式多学科集中活动。“活动课程”安排在周二下午二节课后,以学习需要、兴趣特长为依据,指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活动课程。每名学生根据选择的课程,生长出新的属于每个儿童学习过程。而学生课余,开展礼仪课程、饮食文化课程、季节课程、大课间课程等。

第二,校内环境:一园二室三角四长廊、学科实验室、儿童工作坊。

第三,校外环境:突出校外现场教学环境的现场性、体验性、互动性、社会化、自然化特点,建立家校合作体,校外的社区学习中心、博物馆、图书馆、社会实践基地等,这些场所提供的丰富、专业而开放的资源让学生获得在课堂上无法比拟的感官刺激、信息刺激和思维刺激,利用这些场所,开设各种活动课程和角色体验,培养儿童实践能力。

②学习团队的建构

现场学习的教学中,以单元或项目为组织真实的学习任务,学生可以选择合作伙伴,与同学、教师、家长组成异质的学习团队,一名学生,选择某一个现场学习课程,就与一群新的伙伴形成一个学习团队,伙伴之间需要协同完成学习方案,这对培养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品质很有帮助。

在真实的现场学习环境中,基于儿童成长需要,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目标、内容、方式、伙伴、技术与平台、环境,经历不同的学习活动,分享不同的学习经验与成果,真正有效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

③媒体与技术平台的建构

我们将尝试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让学生的学习实现现场学习的互联互通,我们将整合未来教室,建设配套互联网条件下的学科实验室,在互联网环境下积极开展数字化学习研究。引导学生学会合理使用媒体技术,在数字化平台上建构社区式等交流平台,完成课程任务及课程展示。

5.现场教学的课程评价--个性化成果的分享

(1)建构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模型

    借鉴已有的学校教育质量研究成果,从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五个方面去综合评估现场教学课程的质量,作为诊断、评估、改进教学行为的依据。与此同时,也是评估本项目实践的重要依据。                                                       

(2)丰富现场教学课程评价的形式

搭建成果展示的平台,充分利用校园舞台、网络(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展示学习成果,对学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成果博览会:对一个项目或阶段的学习成果,举办校园博览会,集中进行成果展览,以展示儿童的一个项目的学习成果,激励儿童更加投入到现场教学活动中。

经验交流会:除静态的成果展览,也可进行动态的展示,创造学生互动交流的机会,如经验交流会等,使现场教学成果多样化、互动化。


分享到:

新闻总数:3135 今日访问量:1071 本月访问量:970270 总访问量: 56073107

主办单位: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 - 地址:燕湖路1号 - 邮编:210012 - 联系电话:87215175

技术维护: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备案号:苏ICP备170251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