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教育资源>中学>语文>课程改革>阅览文章

高一整本书阅读实践啖蔗录

时间:2019/6/24 10:10:18 来源:朱克华字体显示:大 中 小阅读:10836 次

高一整本书阅读实践啖蔗录

——以《史记》为例

2018年是新课改元年,新高学生马上要升入高二了。想当初,新高考新课改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新教材却千呼万唤不出来,用旧教材落实新理念,语文老师不好当。这一年不容易,听报告,读文章,理教材,课标,阵雨疏风骤过后,试问语文老师,课堂是否依旧?一年来,本人与同事们一起,横冲直撞、跌跌撞撞,趟过了这条河,带领高一学生顺利完成了《史记》阅读。不论是非成败,一点浅见陋识,供老师们借鉴。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新课程改革确定了方向、规划了蓝图。明确提出了语文课程改革的四个基本理念:“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以核心素养为本”,“加强实践性”,“注重时代性”。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课程目标,规划了课程结构,确定了18个任务群的课程内容。 而“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位列第一任务群,其意义和价值自不待言。不过,作为操刀手,我们必须要明确这些问题:需要读哪些书?从哪本书开始读?怎么指导读?读完之后怎么办?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附录的《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中,《史记》既属于文化经典著作,又属于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内容,还可以作为“语言积累、梳理和探究”和“中国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两大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进行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体现了基本理念中的实践性。而司马迁的人格倾向和价值取向,还是实现“立德树人,增加文化自信”的好素材。

同时,《史记》本身是浅显的文言文,多处经典片段曾被选入教材,是积累文言知识,完成语言建构的范本。高一初始阶段,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四大核心素养中,尤其要重视基础知识积累,语言建构与运用,重视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语文课标修订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说,“文言阅读是产生汉语正确语感的重要源泉”,“文言文阅读是从根本上理解现代汉语的不可取代的条件”,“作为一个中国人,文言文阅读是吸收传统道德思想的必备渠道”。从《史记》入手,就是要让学生在优秀的祖国语言环境中得到熏陶,形成正确的语感,完成语言的建构,并理解中国汉以前约三千年的文化源流(2019年高考题一卷文言文选自《史记》,是不是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一次致敬呢?不得而知)。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史记》是高一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最佳入手点。

确定了阅读书目,安排了阅读时间,是不是就要“散养”,静候花开呢?其实不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在课内外加强阅读,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提升阅读品位,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在“学业质量描述”中,更是把“关注语文学习方法的学习”作为量化的一个标准。

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有句名言:“有些书只需浅尝,有些书可以狼吞,有些书要细嚼烂咽,慢慢消化。”这句话可以拿来指导《史记》阅读:有的地方只需浅尝,有的地方可以狼吞,有的地方要细嚼烂咽,慢慢消化。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方法: “重视学习前人的阅读经验,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综合运用精读、略读与浏览的方法阅读整本书,读懂文本,把握文本的丰富内涵和精髓。”

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要让学生学会看目录、读序言、找主线,注意前后勾连、照应,读的时候要勾画、评注、做笔记,学会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查阅资料拓展补充,这些基本动作和过程必不可少,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受益终生。

除了具体指导,笔者还拓展了思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或文章获得方法,如推荐学生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此书从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四个方面介绍了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还有一些名家名篇也谈到过读书的方法,可以读来借鉴,如朱湘的《书》、丰子恺的《读书》、鲁迅的《读书杂谈》、何其芳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等。带着任务读这些书或文,不仅收获了读书的方法,还拓展了阅读面,从另一个角度实现着整本书阅读的目标。

有了书籍,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下一步该读书了。《史记》时间跨度大,内容庞杂,如果漫无目的地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恐怕是读了后面忘前面,估计没有什么效果,再加上高一学生的阅读基础薄弱,如果一开始就进行大部头著作的阅读,很多同学会力不从心。

鉴于此,又考虑到需要整合旧教材资源,笔者的做法是先把《鸿门宴》和《项羽之死》两篇文章放在一起研读,“从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深入探究,欣赏语言表达的精彩之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单从语言入手,有很多地方值得品味,引导学生注意文本的细节。如《鸿门宴》的语言,准确、精练、传神,樊哙闯帐表现得尤为明显。当项王问:“壮士!能复饮乎?”樊哙发表了一番精彩演讲,先是从喝酒的话题,迅速转移到秦王的残暴和怀王的约定上,秦王是刘邦和项羽共同的敌人,这样一说,无形中把樊哙和项羽拉进了同一条战线,消除了闯帐的紧张气氛。而说到怀王的约定,则变被动为主动,最后有理有据指责起项王来。而“亡秦之续”的断言,把项羽与秦王并列,有力表明了杀刘邦的错误性,让项羽从心理上彻底被说服了,因此,最后的表现为“未有以应”。试想,一个武夫,能说出这样一番有层次、有逻辑,内容丰富、首尾呼应的话,背后一定有玄机,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一切都是设计好的。整体观照《鸿门宴》,刘邦集团的人物的语言,都是有礼有节、滴水不漏,每一句话都恰到好处。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项羽集团的人物语言,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如项王轻易说出曹无伤告密的事,显然是欠考虑的。引导学生注意语言背后的玄机,有助于提高阅读兴趣。为更为广泛的整张整本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再比如,在《项羽之死》一文中,项羽在垓下被围后,一反常态,了,这一笑,意味深长。要知道,在整篇《项羽本纪》中,充斥着的是项羽的“怒”,项羽一怒就要杀人的。在生命的最后,为什么笑了呢?笑是一种态度,在生命的最后,他笑对苍穹,视死如归,这是一英雄最后的表情。他究竟笑什么呢?可引导学生作多元解读,这里权作抛砖引玉: 笑对苍天 ,那是对命运的挑战;笑对敌手,那是宁死不屈的精神;笑对死亡,那是视死如归的气概;笑对父老,那是放下一切的坦然;笑对虞姬,那是爱有所归的满足;笑对过去的辉煌,他死而无憾。司马迁用一个“笑”是不是在向英雄致敬?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司马迁的如花妙笔,让我们走进了项羽的内心情感。这样一个充满矛盾和传奇的个性英雄,身上散发出的人格魅力,令无数后人抚卷而叹,掩卷而思,他乌江自刎时划出的凄美弧线,刺痛着每一双仰望历史的眼睛。这样,通过对文本语言的体悟,学生自然而然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为更加深入的整章整本阅读阅读奠定了根基。

在此基础上,整本书阅读就会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鸿门宴》和《项羽之死》都选自《项羽本纪》。《鸿门宴》标志着秦朝灭亡,楚汉战争正式拉开帷幕,《项羽之死》是楚汉战争的终结。一个起点,一个终点,在起点和终点之间,人物的命运发生着逆转。这两个场景本身具有戏剧性,情节跌宕,引人入胜,在宏大的历史的背景下,人物愈发个性鲜明,而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也影响着事件的走向。在鸿门宴上,本可以杀掉刘邦,却没有杀,在乌江,本可以不死,却自刎了。在看似不合理的背后,有着合理的事实逻辑和情感逻辑。在阅读以上两篇文章的基础上,连点成线,集线成面,完整阅读《项羽本纪》,探究从巨鹿之战到垓下之围,项羽究竟是怎样由盛而衰,由盛而败的,这大大激发了整本书阅读的动机。

在安排学生通读《项羽本纪》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安排任务,引导学生探秘、寻宝。如,项羽在巨鹿之战时,意气风发,以弱胜强,彭城解围中,以3万兵力战胜刘邦56万人的军队,何其勇也!而在垓下之围中,项羽兵力10万,刘邦兵力40万,兵力对比远远好于之前的两场战役,在最后的决战中,项羽依然那么勇猛,为什么最终还是失败呢?要回答这一问题,就要通读全文,梳理事件,理清人物关系,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和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于是春军夜坑秦卒二十万余人新安城南”,“项王闻之,烹说者”“项王怒,烹周”“项王怒,悉令男子年十五以上城东,欲坑之”。这些司马迁用简笔写出的事件,透出的是彻骨的冰冷,是深层原因之一,是重点留意的地方。

在《项羽本纪》的阅读基础上,再通读《高祖本纪》,进行对比阅读,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情境,对于同一个事件,有不同的文笔处理方式。关于《鸿门宴》的相关内容,《高祖本纪》只有一句话:“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通过对比阅读,明白司马迁在详略处理上的用心,明白不同文本之间的照应和勾连。

在碎片化阅读日益严重的今天,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整本书阅读理念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整本书阅读,在于培养学生系统读书的习惯,避免蜻蜓点水,断章取义,锻炼思维的严密性和深刻性。当完整的读完《项羽本纪》时,项羽的形象就会显得更丰满,更细腻,对于项羽的评价也会更客观、更完整。

当然,读书是要花时间的,读完也要有相应的评价和反馈。笔者每周有两节连排的读写课,主要任务是读《史记》。读的方法和过程有详细要求,如,阅读时必须作标注、标记和批注,每次读完,都要检查勾画和批注的痕迹,并进行小组交流。读完后,还有一项任务,要求针对本周内容写一篇札记。札记不同于摘抄,也不同于随笔,而是在阅读基础上产生的个性化思考,写札记的过程,就是整理消化阅读内容的过程,是读写相长的过程。美学家朱光潜在《读书是一种训练》一文中,提倡边读书边写作。他认为:“做学问光读不写不行。要写就要读得认真一点,要把所读的在自己头脑里整理一番,思索一番,就会懂得较透一些,使作者的思想经过消化,变成自己的精神营养。”对读的内容进行总结、评价,本身就是好的写作,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没有套路,不拘一格,大多是真情实感,这不正是我们追求的写作方向吗?这样,先读后写,由读而写,因写而读,无形中实现了“读写一体化”,形成了读与写的良性循环,何愁读不好,何愁写不好。不讲作文的技法,技法自在读中,这是整本书阅读出乎意料的“副产品”。

2019年春节假期,高一语文作业不是刷题,而是写一篇关于《史记》的小论文,要求两千字以上。在这之前,老师对论文写作进行简单指导,并推荐相关的文章和专家视频讲座,还为学生列出了参考书目。这样,为了写这篇论文,学生在假期又进行了一次专题阅读,而对于《史记》,学生完成了由感性到理性的跃迁,有了相对系统而专业的研究。从后期收缴的情况看,论文水平层次不齐,有的还很幼稚,很浅薄,不过,对于高一的学生,我们不能勉为其难,迈出第一步已经实属不易。

总之,在阅读《史记》的过程中,学生的锻炼是全方位的,阅读的速度、深度、广度、细度、准确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又延伸阅读了诸多著作和文章,这些,都是始料未及而水到渠成的。

【学生秀场】

项羽,很优秀

项羽,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一代枭雄。说起枭雄,我们可能想到的是曹操,但于我而言,枭雄是项羽。

秦始皇驾车出游,项羽有言:“彼可取而代之矣。”于常人,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而项羽不仅想了,还在大庭广众之下堂而皇之地说了出来,这是项羽的雄心。

巨鹿之战,齐使称赞宋义有谋略,楚王也很喜欢宋义。宋义曾说:上阵杀敌,他不如项羽,而坐在军帐中运筹帷幄,项羽不如他宋义。而历史向我们证明,谋略,项羽,很优秀。项羽果断行事,斩杀宋义,取得军队的最高指挥权,破釜沉舟,妇孺皆知。这需要多大的勇气!设想,项羽披坚执锐,身先士卒,身后浩浩荡荡几万将士跟随,一路上过关斩将,势如破竹,鼓声震天,敌人的鲜血溅到我们这位英雄的脸庞上,他如雄鹰,俯视着尸横遍野的景象,他站在巅峰,身后亮红色的战袍随风飘荡。他一手提剑,剑指苍穹,意气风发,威风凛凛,所过之处,百姓夹道欢迎,军士俯首膜拜,心悦诚服。对,这是我眼中的项羽,少年英雄。

鸿门宴,世人皆言项羽妇人之仁,我不同意。项羽这是温和仁慈。历史上的鸿门宴,是项羽诚邀沛公的宴会,项羽不杀刘邦,你们说他妇人之仁;若杀掉刘邦,又该说他心狠手辣,不择手段,连并肩作战的战友都如此对待。项羽,只是不具备帝王的某些狠劲,并非妇人之仁。

垓下之战,项羽终究是败了,他没有想他的大好河山,没有恋他的荣华富贵,他心中装的,只是怀中的虞姬和胯下的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不逝。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好一首“力拔山兮气盖世”,英雄末路的悲壮,纵使败了,项羽不负虞姬。身在古代,一代枭雄如此专情,我只剩膜拜了。

生当人杰,死亦鬼雄。我项羽剪破苍穹,项羽,真的很优秀。

性格与命运

——思索项羽与刘邦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不逝。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西楚霸王项羽在垓下所作。彼时,项羽的军队兵少粮尽,四面楚歌。漆黑的夜晚,项羽独自在帐中饮酒,看到爱马和宠姬均不肯离自己而去,他不由得仰天长叹,悲愤而歌。不久之后,项羽兵败被困,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于是自刎乌江。

数十年前,项羽还是一个少年,看到秦始皇出巡,便对季父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也。”这该是怎样的一种雄心和抱负?数年后,巨鹿一战中,项羽破釜沉舟,烧庐舍,持三日粮,率领部下直击秦军。战士们无不以一当十,呼声震天,大败秦军。之后,项羽召见诸侯将领,无人膝而前,不敢仰视。然而面对如此的光彩,项羽变得敏感、多疑。他怀疑亚父范增与汉军有私,于是削夺了他的权力。不久,范增疽发背而死。项羽也失去了获得胜利的最后机会。此后,楚军连连败退,最终被汉军消灭。

项羽,自幼聪颖,勇猛过人,可却过度自负,嫉贤妒能,背弃了许多有能之士。失败之际,他又不肯以失败的姿态回乡从头再来,于是他也失去了卷土重来的机会。项羽的失败就在于他刚愎自用的性格。

而刘邦,却刚好与项羽相反。他出身贫贱,胸无大志,因出生时的异样和算命道士口中的“贵不可言”,才重新审视自己。他胸怀宽广,善于用人,于是他得到了韩信、萧何、张良的效忠。在诸位能人异士的帮助下,他率兵横扫秦军,击败了西楚霸王项羽,建立汉朝,登上了皇位。

天下大定,刘邦在宴会上对诸臣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子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楚汉之争,楚军灭亡,项羽自刎,汉军壮大,刘邦登上皇位,这成为后世无数史学家津津乐道的话题,项羽与刘邦也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作了无数英雄的前车之鉴。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们要做的,就是刻苦勤奋,从诸多历史人物中汲取教训,锻炼思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小组研究展示】

论张良与刘邦的关系

18级-1部-2班-10组

《史记》中记载的《留侯世家》中,开头记述了张良因偷袭秦始皇不成而躲藏起来,而后得到太公兵法来学习,可以知道张良作为韩国五丞相的后代在这段时间内是很落魄的,内心肯定想得到别人的赏识来恢复家族原来的荣誉。而后《史记》记录陈涉起兵后张良也“聚少年百人”也反映了张良是想去干一番事业的。后来张良遇到刘邦,“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说明张良在刘邦这里得到了一定的发挥,但是“良为他人言皆不省”,所以张良曰:“沛公天授”。沛公到了薛地见了项梁,项梁采取张良的计策,让张良跟韩王韩成一起率领一千多人向西攻取土地,但是夺了几座城邑又被夺了回去,说明张良和韩成配合不好。而后,张良引兵跟随沛公,“下韩十余城,击破杨熊军”,可以说明战争结果不错,对比之下,张良肯定是想和沛公一起合作,这样才能建功立业。于是,张良跟随了沛公。

沛公自从有了张良,发展也是很快的。很快便进攻到了咸阳,使秦王子投降,此后,张良便忠心耿耿地为刘邦着想:①沛公进入秦宫之后,看见宫室、帷帐、狗马、珍贵的宝物以及数以千计的美女,心里想要留下来住在秦宫。樊哙进言让沛公出去住,沛公不肯听从。张良便说:“那秦朝昏庸无道,因此沛公才能来到这里。为天下铲除残暴的君主,应该把生活俭朴当作根基。现在我们刚刚进入秦都,就安于享乐的话,这就是所说的‘助桀为虐’啊。而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恳请沛公能够听从樊哙的话。”于是,沛公带领军队回到霸上驻扎。这件事情便是张良劝谏刘邦的典型事例,同时也反映了张良在刘邦心中的所占地位的高低,张良的贡献对刘邦统一疆土有着不可漠视的重要性。②项羽在鸿门驻军,想要攻击沛公,项伯连夜飞奔到沛公的军营,私下与张良会面,想要和张良一起离开。张良说:“我是奉命替韩王护送沛公的,现在有这样紧急的事情,独自逃跑是道义的行为”。这件事情深刻的反映了张良与刘邦之间的关系紧密,突出的表达了张良对刘邦忠心效劳,同时也体现了张良的个人素质和品德修行的超凡,将张良与刘邦之间的关系表现的准确而清晰。综上所述刘邦与张良之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张良看到刘邦有了错误就赶紧指出改正,刘邦有什么错误决策也上书直谏,即使在被项羽分到韩国前也在为刘邦以后的发展着想,为他请求汉中一带的区域,且烧掉栈道避免外来的攻击,在项羽杀了韩王后,张良就赶紧归附刘邦,刘邦同张良又成了一个整体,最终在楚汉战争中取得胜利。

由此可以看出张良与刘邦的关系是建立在赏识这一方面的,设想一下,如果刘邦不明辨是非善恶,不接纳贤士,最终肯定是必败无疑,而张良正是看到刘邦能任用贤士才忠心为其服务。

分享到:

新闻总数:3137 今日访问量:37971 本月访问量:1344766 总访问量: 56447603

主办单位: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 - 地址:燕湖路1号 - 邮编:210012 - 联系电话:87215175

技术维护: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备案号:苏ICP备170251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