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教育资源>综合>体育>教育科研>阅览文章

基于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发展的教学设计及教学方法研究

时间:2019/6/14 16:01:38 来源:吴健字体显示:大 中 小阅读:10462 次

基于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发展的教学设计及教学方法研究

                                     溧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朱永康

关键词:基于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发展、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研究

一、对概念的认识

1.“基于学生”就是以学生为基础, 明确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从年龄层次上说有幼儿、小学生、中学生、高中生,从性别上来说有男生和女生,不同层次的人,不同性别的人,他们对运动的兴趣、理解,掌握的程度有很大不同,因而运用这些基本能力的方式方法、教学设计也应该区别对待。

2.“基本运动能力”是身体在运动中表现的活动能力。包括一般运动能力(基础运动能力)和特殊运动能力(竞技类的,职业类的)前者是人体在日常生活、劳动和运动中所必需的走、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而后者则是为完成某项技术所需要的专门运动能力。一般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密切相关,

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有区别的。

身体素质一般是指人体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机能。身体素质是一个人体质强弱的外在表现。

运动能力是指人参加运动和训练所具备的能力,是人的身体形态、素质、机能、技能和心理能力等因素的综合表现。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促进生长发育,增进健康以及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能力的基础。参加任何一项运动训练,同时也能改善和发展多种素质。两者能相辅相成。

3.“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各种学习和教学理论,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4.“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包括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的方法。

“基于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发展的教学设计及教学方法研究”就是以学生原有的运动能力为基础,来促进学生更进一步的发展的一种教学设计以及如何来实施更好的有效教学方法的一种研究。

二、基于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发展的设计要求

基于学生基本运动能力首先必须要了解学生,其实对学生充分了解是我们老师学科教学智慧的基础。老师不仅要了解学生普遍的认知水平,认知规律,还要了解孩子的学习特点、学习兴趣、动机等。

1.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应树立“对象意识”与“全人概念”,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促进五大领域学习目标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在技能教学上要以普通的个体为教学的出发点,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要增强教学效益意识,教师须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在运动技能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跟着感觉走,也不能把“效益”简单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或者应该可以理解成“花最少的时间让学生掌握最多的技能”。

3.给予学生最适合的学习目标

(1)遵循运动技能教学规律。运动技能作为“身体认知”是人类认知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必须遵循认识事物的规律,一般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从局部到整体,从分解到完整的规律来设计运动技能教学过程,否则,运动技能教学的质量和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效果就会大大下降。运动技能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哪些运动技能教学必须要从简单的动作和分解教学开始,哪些运动技能教学可以从较复杂的动作和完整教学开始,这要求一定要从学生的兴趣需要,从项目特点上去把握,努力使每一项运动技能的教学教能遵循自身的教学规律,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基于学生现有的运动水平。每个学生的运动能力高低不同,运动知识和理解能力也不同,所以不能够强求一个班级一个目标,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中,虽然不可能做到一个学生一个目标,但是也应该做到一个层次的学生一个合适的目标,给予学生合适的目标,学生才能够向着这个目标不断前进,教师也能够依照这个目标对自己的教学和学生进行检测和对照,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和教学的后续阶段进行教学反思,总结出更好的教学方法,不断适合学生的发展、教学的发展。

(3)能够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教学目标可以检测,适合学生的现有运动能力和接受水平这几个要点之外,还有能够有激励作用。目标在学生不远的地方,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达成,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这样的教学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点燃学习的运动热情。基于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必须要培养发展好学生的基本的运动能力,这也是提高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基础和保障。

4.给予学生最科学的过程设想。

(1)遵循运动技能形成规律有效设计。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掌握、提高运动技能的主要手段是教学实践中的各种练习,练习是运动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练习不同于机械的重复,它是有目的、有指导的活动,因此,老师在设计练习时要科学地遵循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有效设计出适合学生技能发展的练习,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需要经历获得阶段、改进阶段、形成阶段的过程,在运动技能的获得阶段中,因为学生对技能只是在初步的实践,对所学技能只是一种感性的认识,因此,设计的练习要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运动技能,从简单易学的开始,循序渐进,关注动作技术的主要环节,并在练习中引导学生积极讨论与合作,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在运动技能的改进阶段,由于学生对运动技术有了初步的理解,一些不协调的动作也逐渐消除,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基本运动技能,多设计一些改进学生技术的练习,加强学生错误技术的纠正,关注学生的细节练习,在运动技能的巩固阶段,老师要设计一些反复性的练习,积极进行巡回指导,加强学生自练与合作练习,在运动技能的最后形成阶段,——自化阶段,应设计一些展示类、竞赛类的练习,基于运动能力,发展运动能力,让学生在练习中获得成功的乐趣。

(2)关注学生差异,合理利用分层练习。“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在肯定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共同规律的同时,也承认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要想提高运动技能教学的效益,在设计练习进,应对受教育者的现有水平,认知能力,接受能力等都有一个谙练的分析与了解,关注学生差异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设计适合并具有挑战性的练习,从而指导、帮助他们完成练习。

(3)增加学习过程的互动性,教学不应该是从教师至学生单向传递,也不仅仅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而是一个多方的互动,应该是“教师”“教材”“学生”和“环境”等多方面、多层次的互动,只有达到了这样的互动,教学才更加灵动,才能够更有效。

4.给予学生最心动的激励表扬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着眼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而不能只关注他们的考试结果,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更要做客观公正的评价,真正发挥评价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激励和促进作用。发展性评价是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更加关注学生在技能学习过程中掌握高次方程技能的方法,以及这个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情况,从而提高每一位学生技能的发展。

三、基于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发展的教法研究

(一)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

1.主题说明:

以往的教学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要求学生掌握动作就行;现在要求关注学生,要关注学生掌握动作的过程与方法,自然也就产生了探究性的学习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注入式并不是全部否定的,它对于学生掌握动作,有先入为主的作用,但对于发展孩子没有好处。合理的探究既要发展学生,又不能让他得出错误的运动方法。

探究是激疑和释疑,之后再激疑,去疑。

2.研究框架:

(1)设计探究:是不是所有问题都值得探究;提供什么条件让学生探究;学生探究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用什么方法来检验效果;(2)实施探究;(3)检验探究;(4)效果反思。

(二)体验性学习活动设计

1.主题说明:

体验就是学生学习了之后的感受。主要有两种:一类是情感的,一类是知识感悟的,即一为真,一为思。前者思想性特别强,后者具有经验重构,但这两类离学生的经验都有距离,教师要考虑的是怎么样才能让学生体会这一层。

2.研究框架:

(1)体验什么;(2)学生体验可能会面对的问题;(3)所设计体验的手段(括检验手段的考虑);(4)实施;(5)学生实际体验的效果

(三)练习性学习活动设计

1.主题说明

课堂学习中,练习活动是必不要少的。但值得关注的问题有:(1)如何把握练习的量、度;(2)如何避免机械的练习;(3)练习中如何纠正学生的错误;(4)如何做到练习巩固。

2.研究框架:

(1)资料收集;(2)问题讨论;如何寻找结合点?练习的多样性问题?(3)教学设计及研讨;(4)实施;(5)结果分析:通过对学生作业的分析来看结合点是否找准?练习是否合适?

(四)导入性学习活动设计

1.主题说明:导入所涉及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另一是怎样激发学习动机。对这两个问题的讨论,需要结合我们的课文。

而新旧知识的联系主要指向的是新知识,需要排除无关的因素,对于一知半解的新知识是不是需要导入,这些都要通过研究来回答的。

导入主要是学习动机的激发,一是习以为常的东西通过换个角度却变成了新颖的东西,二是通过问题来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2.研究框架:

(1)研究什么;(2)教学设计(包括对检验手段的设计);(3)对教学设计的讨论;(4)教学实施;(5)实施结果的检验

此外,也可以进行“合作性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践性学习活动设计”研究。

基于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课室教学案例

一、跑

1.让学生感受到快速跑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活动技术,体验到快速跑乐趣,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超越自我,战胜困难的良好心理品质,树立正确的团队精神、竞争意识。

2. 在教学中主要以游戏和比赛的形式进行,让学生掌握追逐跑、让距离跑、听信号跑、接力跑、障碍跑、耐力跑等基本方法和技术。重视学生的体验,在一些比较简单的动作,教师可以提示动作要领,要求和规则,不必对动作细节提出过高的要求,让学生自主选择练习内容,自主探讨方法和比赛战术,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运动体验。

二、跳

1.可以通过游戏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单脚跳、双脚跳、跳绳、青蛙跳的各种练习,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

2.可以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解决生活中的生活技能,如模拟跳沟渠。

3.可以借助体育器材,通过踏跳箱,自上而下的跳引导学生了解到跳跃的技术重点,认识到跳跃与助跑、踏板力量、腾空空度,收腹落地重要性。

三、投掷

1.可以利用轻器械进行投掷游戏,如玩彩虹球、玩纸飞机、玩毽球、反弹皮球等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动作的要领。

2.可以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练习,如:投掷的角度与远度有关系吗?正面打与侧身打哪个更好?等等

四、球类

1.可以先满足学生的愿望(打比赛)有意让学生犯错,错的越多越好,并把他拍下来,然后再回过头来,讲规则,讲技术。

2.可以利用学生对明星的认识,然后播放学生认识的人的技术动作,再模仿他们学练。

五、体操

1.小学生的体操以队列队形和身姿训练为主,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柔韧、力量、协调、灵巧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节奏感、优美感,以及音乐素养和表现力,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2.可以通过观看录像和模仿练习,激发学生对体操学习的兴趣。

六、游戏

1.可以在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中设置游戏,在培养学生运动运动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

2.可以让借助学生的经验和基本运动能力改变游戏方法、规则来提高学生的技能发展。

基于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发展的教学设计及教学方法研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还是一个可以深入探讨研究的课题,随着平时教学实践的不断挖掘,反思、提炼,一定能找到一个更为适合的有效设计策略。


分享到:

新闻总数:3124 今日访问量:39164 本月访问量:1141868 总访问量: 55004360

主办单位: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 - 地址:燕湖路1号 - 邮编:210012 - 联系电话:87215175

技术维护: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备案号:苏ICP备170251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