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教育资源>小学>语文>教育科研>阅览文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儿童绘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时间:2019/5/31 15:12:21 来源:杨春芳字体显示:大 中 小阅读:11128 次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儿童绘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溧阳市实验小学  庄小东

    一、缘起

    1.我与绘本

第一次接触绘本,是在一个叫“小书房·世界儿童文学网”的公益性读书网站上(http://www.dreamkidland.cn)。创建这个网站的是一个笔名为漪然的女子,原名戴永安,1977 4 月生于安徽省芜湖市。4 岁时因意外致高位截瘫,8 岁开始自学,14 岁开始写作,多部原创童话、诗歌、书评在全国各大儿童文学类刊物上发表,并荣获众多奖项。通过自学,她先后掌握英、日、法等多国语言,翻译过“顽皮公主”系列、“嘻哈农场”系列、“暖暖心绘本”系列,以及《月亮的味道》《从前有一只老鼠……》《鬼怪森林》等儿童文学作品。漪然创办“小书房”网站,是为了把童书带到更多孩子身边,并通过网站发起“公益小书房”全国儿童文学阅读推广活动。搜集和阅读了大量的绘本后,我萌生了和漪然一样的想法——把更多优秀的童书带到孩子身边,因为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绘本是最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绘本的内容包罗万象,几乎涵盖了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啊哈_幼儿园》《我爱幼儿园》《小魔怪要上学》《啪嗒猫第一天上学》《魔法亲亲》《大卫上学去》等绘本以学校生活为主题,可以帮助儿童纾解入学的紧张心理,培养热爱学校、学习的良好感情;《我爸爸》《爸爸的33种用处》《我妈妈》《我永远爱你》《逃家小兔》《发脾气大叫的妈妈》《爷爷一定有办法》等绘本向孩子展示了美好的亲情与爱的力量;《我好担心》《我好快乐》《我为什么快乐》《我不想生气》《苏菲生气了》《生气汤》等绘本可以教会孩子情绪管理。《多多什么都爱吃》《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爱吃青菜的鳄鱼》《爱吃水果的牛》等绘本引导孩子不挑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我喜欢书》《吃书的狐狸》《和爸爸一起读书》等可以引导孩子爱上阅读;《阿罗有支彩色笔》可以引导孩子自由创作。相信你看了许多绘本以后,肯定也会迫不及待地要带着孩子们在绘本宝库里探索。

2.绘本与汉字

我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一说,汉字的起源就是原始的图画,是原始人在生活中用来表达自己的“图画”形式。慢慢的从原始图画变成了一种“表意符号”。我们现在说的“绘本”,是一类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它一般由独立的绘画作者专门绘制、带有明显个人风格、以画面本身为主的图画书。绘本中的图画具备“图画语言”功能,即使不添加文字,也能讲述故事。绘本的这种特性,可以让识字量少的儿童可以通过画面,还原生活情境,抽象出丰富的意义。这样的过程,就如同经历我们的祖先发明文字的过程,对于丰富儿童的思维,促进大脑发育有极大的帮助。

从考古发现来看,我国的长江、黄河流域都存有祖先留下的图画:如岩画、陶器绘制、壁画等,这些都可以看成是我国最早的用图画叙述事件的记录。夏商周青铜器上的图画、秦汉时代的画像石、魏晋南北朝的墓室壁画、五代两宋的卷轴画、明清的戏曲、小说木版插画等等。这些插图,虽具有了初步的说故事的能力,却缺少一个很重要的元素——它们全都不是站在儿童的视角来讲述故事,它们并不是“为儿童”的作品。绘本诞生于19世纪后半叶的欧美,是欧美认识到童年的巨大价值以后专为儿童而创作的。

3.绘本与核心素养

在关注核心素养的当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关注儿童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由语言的建构、文化的理解、思维的发展和审美的鉴赏组成。语言的建构从学科能力上划分包括口头语言的听、说能力和书面语言的读、写能力。文化的理解包括对本土文化的传承、对国际文化的理解、对生活文化的回归和对自然文化的关爱。思维的发展包括语文的经验思维、语文的迁移思维和语文的反思思维。审美的鉴赏包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和对美的人格的追求。

围绕这四方面内容,我们可以发现绘本是发展儿童语文核心素养的最优质的资源。通过绘本阅读,我们可以轻松地发展儿童的听说读写能力。绘本丰富的内容,可以引导走进自然,关爱自然,在自如的阅读中理解、传承文化。在绘本阅读中,儿童的直觉体验、语言表达、观点表达、逻辑表达,这些思考的基础素养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至于审美的鉴赏,绘本是由一幅幅精美的图画组成,欣赏这些画面就是在感受美、鉴赏美。很多绘本具有浓厚的哲学色彩和普世价值,长期的阅读、熏陶,可以全面帮助儿童建构丰满的精神世界,形成积极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二、现状分析

绘本阅读现状:

2004年我刚接触到绘本的时候,绘本在我们的身边还是稀罕物。时至今日,孩子们几乎人手一本,绘本已随处可见。溧阳市图书馆有大量的绘本免费出借,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优质的绘本馆。很多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阅读,从幼儿园开始就选择绘本作为主要阅读资源。

绘本教学现状:很多老师认识到绘本的价值,在向学生推荐图书时会选择经典绘本。同时,在日常的教学中会对学生阅读绘本进行一定的引导。实施绘本教学时,内容的选择比较随意,缺乏系统性;绘本教学一般以阅读指导课为主,且往往使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即以教师带领学生从头到尾依次整本读。教学中缺乏反馈、检查意识,缺少评价机制。

三、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基本理念、目标和原则

1.基本理念

以儿童为本位,充分考虑儿童的阅读兴趣;以审美功能为主,娱乐、认知、教育功能并重,关注儿童心灵世界并着眼于儿童精神成长。教师引导,最终让儿童自己做主,让学生在步入校园学习的初始阶段就爱上读书,让书籍成为良师益友,在“悦读”中发展素养,健康快乐地成长。

2.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绘本阅读是低年级学生阅读经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通向流畅、独立的文字阅读进程中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我们开发儿童绘本阅读课程,旨在把“绘本阅读”作为开展低年级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种载体,借助绘本,在看、想、听、说、读、写、做、演的综合性游戏式的活动中,提高低年级孩子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培养对阅读的兴趣,对美的感受力,丰富的想象力,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能力,培养乐于观察、乐于动手、乐于合作、乐于探究、乐于学习语文的情感,发展学生的素养,让学生在“悦读”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具体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根据绘本适合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低年段儿童的认知心理特点,重在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让儿童爱读书。

2)培养儿童读图和阅读简单文字的能力,让儿童积极向纯文字阅读过渡。

3)学生在阅读中不断积累知识、激活思维、丰富情感,让学生喜爱阅读。

4)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帮助提升学生的观察力,丰富想象力,开阔眼界,丰富内心,升华境界,形成健全的人格。

5)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互联动,保证阅读量的积累。 6.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在看、想、听、说、读、写、做、演的综合性游戏式的活动中,逐步提升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提升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能力。

2)由师生共读、亲子共读向独立阅读过渡,逐步成为一名真正的读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尊重学生阅读的主体性,让阅读走进学生的心灵,享受阅读的快乐。

2)让儿童通过广博的绘本阅读不仅喜爱阅读,学会阅读,而且要让他们从阅读中感受到学习、创造和成长的快乐,让他们在绘本阅读中健康发展。

3.原则

1)价值性原则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认知特点,在整个教材中渗透对儿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重视儿童良好品德与习惯的养成。

2)适应性原则

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活动的安排等应符合小学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适合学生的审美、阅读习惯和接受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丰富性原则

本课程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内容上、类型上力求丰富,知识性的、情感性的、哲理性的,能涵盖儿童生活、成长的方方面面。

4)系统性原则

避免绘本选择上的随意性,盲目性,要求围绕主题,形成一个儿童绘本分级阅读序列。

四、课程内容安排

我们对搜集到的绘本资源进行了初步的整理,确定了部分绘本的主题。根据不同的主题,初步提炼形成了绘本课程的单元主题,设计思路如下:

本课程在低段(一、二年级)设置,每个年级分上下册,每周安排1-2课时。每个年级每一册都有八个阅读主题,分别是:

一年级

上册:上学啦、快乐一家、学会分享、学会友善与互助、学会感恩与知足、相信自己、科普知识

下册:开学了、感受亲情、学会分享、学会友善与互助、学会倾听与信任、相信自己、科普知识

二年级

上册:感悟亲情、珍视友谊、感受生命、智慧非凡、挑战自我、哲学启蒙、快乐成长、科普知识

下册:感悟亲情、珍视友谊、感受生命、智慧非凡、爱与责任、快乐成长、哲学启蒙、科普教育

五、课程实施方式

儿童是自己学习的主人,他们可以参与决定自己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方式;儿童是发展的主人,我们要尊重他们在阅读中的理解、感悟与创作。

1.参与式。首先,在阅读的过程中应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感受,并积极鼓励他们边读边猜想后面将要发生的事,鼓励他们参与到编写故事中,想出与作者不同的更有意思的情节或续编结尾;鼓励他们将自己比拟成故事中的角色,例如,读《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可以让儿童将自己想象成那只可爱的鼠小弟,然后他们就会很自然的以“我”的身份进入故事,感受故事,思考“我”会怎么做。

其次,让孩子从书的封面到封底、从扉页到版权页、从前言到目录等认识书,再引导孩子在参与中学会挑选图书。当孩子积极借书捐书时,要不断提出参与的要求——选择适合的书,最好是优秀的书;扉页不能空着,必须写上自己的话。

第三,从第二学期开始就可以一节课读几本书了,或一起读一套书中的一本,其余的由孩子们课外阅读。如可以先一起读《恐龙温馨故事》中的《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再让孩子们自己读《你真好》《我是霸王龙》;先一起读《可爱的鼠小弟》系列中的《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再让孩子们自己读《打破杯子的鼠小弟》《鼠小弟的小背心》。还可以引导孩子们读一套书中每一本的开头,或由教师“预告精彩片段”,引起孩子的阅读兴趣,让他们自己在课外读完整本书, 无论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都应在课内交流分享,让儿童有一个展示的平台。在交流中,孩子们既可以体验成就感和分享的快乐,又可以强化其阅读兴趣。

2.开放式。教学地点开放:阅读绘本也需讲究氛围和意境,可以根据需要在教室,在阅览室,在学校的花园或别的地方,营造一种积极的阅读氛围,拉近书与孩子的心之间的距离。

教学人员开放:授课者不必都是同一教师,可以是不同班级教师的交流,或与故事妈妈、故事天使、图书管理员等演绎故事,诠释故事,分享故事。

阅读内容开放:不必都读作家所写,也可以阅读学生自己的优秀作品,如同校同学的作品或同班同学的作品。

3.互动式。分小组的同学间互动——互相交流图书,交流读后感,合作创作新书。

师生间的课上课下、网上网下互动——互相鼓励、启发,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不断生成新的目标和新的方法。如由读教师准备的书到读学生准备的书,由读书到写书画书,由编写统一的小书到编写丰富多彩的图画书,由写日记到写童话

班级间的互动——班级间互相交流、鼓励、比赛。

作家和孩子们的互动——让“小手牵大手,孩子们和作家一起走”。和作家对话,在作家的引领下创作。近在咫尺的作家让孩子们不陌生,没距离,激发他们更想读更想写。

4.拓展式。结合阅读内容开展拓展延伸活动,可以读书讲故事,演故事,画故事,续编故事,在扉页处写前言,如读《狼大叔的红焖鸡》,可以续编故事;读《超级顽固的牙》,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了解自己的牙齿;读《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可以演故事;读《可爱的鼠小弟》系列,可以直接在绘本的留白处写写画画;读《蚯蚓的日记》,可以学习写日记。

 

阅读策略例谈例

直接经验先于间接经验

实践操作先于符号概况

整体感知先于部分掌握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和顺应。

同化,是儿童把外界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类似于哲学中的“量变”)。

顺应,是儿童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类似于哲学中的“质变”)。

儿童的认知结构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怎么理解?当儿童用现有认知结构同化新信息时,他的认知结构会不断丰富,这时他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同化到了一定程度后不能再同化新信息时,平衡被破坏,儿童会修改或创造新的认知结构,从而进入一种新的平衡。

基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儿童学习,我们在进行绘本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以下策略:

1.图像化:把文本中的内容转化成图像来帮助思考。这一策略是基于低年级儿童的图像化思维的特点。图像化有助于孩子理解文本内容,也可以检视孩子的理解程度,还可以让阅读变得更有趣。

2.连结:文本呈现的信息使我们想到曾看过的或经历过的一些事物,从而做一些关联。通过连结,儿童能够与文本产生共鸣,更能从作者那里吸取信息。

3.预测:根据一定的线索猜测。预测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预测中学会如何掌握各种明显的或隐含的信息。

4.提问:读者在阅读时通过提出问题来帮助自己理解、思考,有点自问自答的味道。提问有不同层面,基本问题(字怎么念,词什么意思),分析性问题(为什么),评鉴性问题(你是怎么看的)。如果教师的提问中已经暗示了答案,这就不是一个好问题。

5.推论:用一定的证据,利用文本提供的信息,对文本没有明确表达的东西做出假设,是一个逻辑推理过程。善用这种策略,可以从问题提供的表面意思,看到字里行间隐含的意义。

6.找出重点:抓住文本的主题,从文本中建构出意义。

7.统整:将新旧知识有效整合,把较琐碎的知识连接起来形成线索,提升孩子的洞察力,建构出新的意义。

下面以《城里最漂亮的巨人》为例,来谈一谈如何运用这些策略。

封面:在看封面时,引导学生提问:读了这个题目,你的脑子里马上会冒出什么问题?(城里最漂亮的巨人是什么样的?)接着指导学生根据封面上已有的信息,并与已有经验想连结,预测巨人漂亮的模样。这样的活动会让好奇心强而有喜欢打扮的女孩子们兴味盎然、思维活跃。

  

 扉页:先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然后让学生预测这个人物是谁?可能发生了什么故事。可以帮学生提炼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在读完故事后来看看谁的预测更准确。

第一页:街上的人们看到这样的巨人,会说什么?运用连结的策略,让学生谈谈对巨人的印象,从而体会巨人强烈的心理活动,并进一步预测:巨人会怎么做?

 

 

第四页:看着换上一身新衣服的巨人,运用“找出重点”的策略,建构巨人的“漂亮”首先是外表的穿着打扮这一层意义。

 

 

 

第六页:巨人遇到长颈鹿后,可以教学生运用连结、推论的策略,来思考一下巨人会怎么做。

 

 

    最后一页:运用“统整”策略,联系整个故事,建构“漂亮”的意义:不仅外表要好看,更要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如果学生熟练掌握了这些阅读策略,那么以后在读文字书的时候,阅读能力将显著增强。而随着阅读经历的丰厚,学生在语言的建构、文化的理解、思维的发展和审美的鉴赏方面也将巨大的收获。

六、课程考核与评价

1.评价目的

检验与考察学生的学及其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革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促进教师教学反思,有效促进学生发展。评价中关注学生道德品质、交往技能、学习愿望和能力、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交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建立自信,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激发其内在的发展动力。

2.评价方式及评价内容

课程内容评价以“教育性、趣味性、启发性、实践性、特色性、针对性、系统性、实效性”为依据。

教学过程的评价以课堂研讨的形式,课程团队教师共同分析设计是否合理,教法是否得当,目标达成率等因素。

学习效果的评价根据学生课堂及课后延展活动的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价。

学生评价: (1)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

(2)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通过实践创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

(3)家长评价:设计调查问卷,由家长对学生的绘本学习进行评价。

 


分享到:

新闻总数:3137 今日访问量:21562 本月访问量:1375380 总访问量: 56478217

主办单位: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 - 地址:燕湖路1号 - 邮编:210012 - 联系电话:87215175

技术维护: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备案号:苏ICP备170251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