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教育资源>综合>幼教>教育科研>阅览文章

中班科探区游戏观察案例:追逐光的奥秘 蒋文华 万薇

时间:2019/4/22 14:29:00 来源:姜田芳字体显示:大 中 小阅读:19486 次

中班科探区游戏观察案例:

追逐光的奥秘

溧阳市戴埠中心幼儿园   蒋文华  万薇

一、游戏背景:

在主题活动《我身边的科学》中孩子们对于实验活动“小灯泡亮了”特别感兴趣,当孩子们自己尝试让灯泡亮起来的时候,他们的话题都集中在灯泡发出的光上,于是我们在科探区提供了手电以及一些开放性材料,供幼儿探索有关于光的实验。

【游戏预期目标】:

1.在观察、比较、尝试的探究过程中,感知光的物理现象。

2.能借助辅助材料进行创造性的操作,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专注地投入探究活动,兴趣浓厚。

【初期材料】:

1.主材料:手电

2.辅助材料:大小不一的镜子、碟片、各类空心管、各色瓶盖、各色纸张、镂空的剪纸图案等。

3.环境支持:因为光的特质因素,为保证幼儿顺利进行探究活动,所以系列探索活动选择在较暗的场地进行,我们将原来的科探区暂时移到遮光性较强的寝室一角。  

【游戏历程】

图片1

二、追随与调整:

问题一:怎样投放材料才能支持幼儿深入探究?

观察一:

【观察对象】: 一诺(58个月)、吉吉(64个月)、丞丞(511个月)、洋洋(63个月)、博文(67个月)、涵涵(510个月)。

【观察时间】: 423日上午9:30-9:40
   【观察目的】观察幼儿在比较、尝试的探究过程中,对操作材料的兴趣程度

【场景再现】

9:30,一诺、洋洋、吉吉、博文、丞丞、涵涵来到科探区,他们四周张望了一下投放的材料,洋洋最先找到一把手电,他右手拿了一把手电,双手尝试推开按钮,手电打开了,他将手电顺时针地进行了旋转了3次,发现光也在移动。随后他又找来一根纸筒管,将管口对准管子照射。涵涵、吉吉被吸引过来,洋洋放下纸筒管子说:涵涵,吉吉你们对着墙帮我摆一个蝴蝶的造型可以吗?涵涵看了看他,没有答应。吉吉配合摆了一个奥特曼的造型约2秒,左手拿了一把手电玩起,他把手电向墙面前推光圈变小,手电向后移越20厘米,光圈变大。洋洋举起左手对着手电做“ok”的动作,墙上出现了手指造型的影子,他咯咯的笑了。这时一诺左手拿了一个红色的瓶盖套在了手电的前端,发现手电的光变成了红色:哇,我的光是红色的唉!说完他又去换了一个蓝色的盖子,光又变成了蓝色。丞丞看到的手电发出的光会变色,拿了一张红色的纸挡在了手电前面,发现光变成了红色,他拿彩色纸试了三次。博文取出一面镜子,把手电对准镜子,看到墙上出现了扁扁的圆,他笑着说:看,镜子上的光射在墙上去了。涵涵左手拿着粗纸筒管,右手打开手电对准管子,发现光照射在墙上,她又将洞口朝向地板,用右脚去踩了两下,6秒后,涵涵拿红瓶盖盖在手电筒上玩,2秒后换了一种颜色。又拿出镜子对着手电。5分钟后他们相继离开了科探区。

【教师解读】

幼儿材料操作次数统计表

观察对象

光的传播

光的色彩

光的反射

光的色散

光源变化

一诺

1

2

吉吉

2

1

丞丞

4

洋洋

1

3

博文

2

1

1

1

涵涵

2

2

1

分析这一情景,孩子们不能专注、深入地进行探究活动,每种材料都是浅尝辄止,跟我们投放的材料有关:材料与光源发生关系所涉及到光的物理概念太多,很难满足孩子们对知识点进行深度探究的需求。

2MHJK7NYF53(M15Q@3RKK{1

【反思调整】

1.根据幼儿自主举手表决,数据统计后,结合幼儿年龄特点,确定以光的传播为探究点。

2.依据科学领域的核心经验出发,我们将材料重新进行了调整,幼儿自己选择特定范围内的材料来尝试探究活动,以达到形成科学经验的目的。

一级指标

二级评价指标

区域环境的创设

材料是否能物化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材料的数量、种类是否充足,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是否有助于幼儿自主操作和持续地探究。

是否配备了纸、笔等工具,以便于幼儿观察记录。




问题二:为什么光不能穿过我的管子

观察二:

【观察对象】:

洋洋:63个月16

博文:67个月26

涵涵:510个月9

【游戏时间】424日上午9:30-10:00

【材料调整】:手电、塑料软管、pvc白管、纸筒。

【场景再现】:计划制定完成后,洋洋、涵涵、博文走进科探区,洋洋左手拿好手电筒,打开开关,右手拿纸筒管,手电对准纸筒管的一端进行了照射,墙上出现了圆形的光圈。他又将电筒前端伸进管子里,只见他一手拿着纸筒管,另一只手把将电筒往里推,此时的光圈比刚才的大了而且更亮了,随后又将电筒跟纸筒管保持约5厘米的距离,嘴里一边说:你看,我的光一会变大一会又变小了。涵涵左手拿了一根白色塑料软管,右手拿着手电问她在管子的一端也进行了照射,她一共试了5次,都没有发现光出来,就问边上的洋洋:为什么我的光出不来?洋洋放下手里的管子说:我来试一试,发现光还是出不来。洋洋对涵涵说:我知道了,你的管子太长了。涵涵听了这话就马上回去找到了一根与之前白色塑料软管比稍短的管子,又进行了尝试,发现光还是出不来,她皱起了眉头,把白色塑料软管都放在了一边,也去找了纸筒管。靠墙的博文同样也选择了一根白色塑料软管,他将手电对准了管子的一端,管子耷拉下去,没有发现光,这时他右手握住手电,左手握在软管与手电的连接处,拎着管子晃动了起来,4秒后,墙面上有光一闪而过。接着,他左手握住管子的上端出口处对准地面,右手打开手电,进行照射,光没有出来,他晃动管子,12秒后,光一闪而过,他说:我的光出来啦!洋洋看到了说:还是我的光最大、最亮,涵涵皱起了眉头:为什么光不能从我的管子里面穿过去?

【教师解读】

1.回归《指南》,精准解读。

借助《指南》与幼儿上述行为进行对接,从中寻找中班幼儿相关水平,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解读,在幼儿操作过程中,他们能够发现问题并且根据自己的操作结果提出相应的问题。

关键经验

中班

探究兴趣

常常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并乐在其中。

操作与实验

能感知和发现简单的物理现象,如物体形态或位置变化等。

表达与交流

愿意用语言等表达观察和操作实验获得的信息,在交流中

提升经验。

【支持性策略】:

1.支持鼓励,同伴互学。

在游戏的交流环节,教师肯定三个伙伴的探究成果,更通过追问集体分享他们认知方面的经验,从中让幼儿体验克服困难获得的成功愉悦感,引发持续游戏的积极性,鼓励幼儿在思维碰撞中衍生更多的“话题”。

2.家长资源利用,丰富幼儿经验。

基于幼儿实验的结果,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请家长带领孩子在书籍或是网络上进行查阅,通过这样的方式丰富幼儿的认知经验。

观察三:

【游戏时间】:425日上午9:30-10:10

【材料调整】1.原有材料:塑料软管、PVC白管、纸筒、手电筒。

2.辅助材料:宽透明胶、宽双面胶、剪刀、纸、笔。

场景再现】:区域游戏时间,三个孩子又走进了科探区。洋洋:“妈妈告诉我,长长的管子也能透出光的,我们来试一试吧。”博文笑嘻嘻的说:好啊,我们一起做科学家发现新秘密。洋洋选择两根相同大小、粗细的纸筒,左手握住管子端口,博文拿着手电筒在纸筒的一端进行了照射,发现了墙上的光源。“哈哈”两个人拿着管子跳起来了;涵涵选了第三根相同粗细的纸筒对接端口,并且用手握住端口,端口倾斜对接,墙面出现了稍暗的光源。“三根管子也成功了”涵涵笑着竖起大拇指。洋洋:“还可以再长一些哦”博文:“我的手里拿不下了。

EF0532E787D80928244CFE8466B803044C9CBF11ABE3E1B2BDF2735CD63A6439

洋洋说:“我们找工具把管子粘起来。”洋洋从材料超市拿来宽透明胶、剪刀,摆弄了一分钟没有粘好,小脸涨红、皱起眉头 “洋洋需要朋友帮忙吗?想一想怎样粘贴比较牢固呢?”老师适时提醒。博文、涵涵一个对准接口,一个撕透明胶带,约35秒把三根管子粘好了。涵涵选择了两根口径略小、长度略短的纸筒,洋洋反对:你为什么一下子拿两根,太多了不好。博文:一根一根放才像科学家的。涵涵:要难度高一点才好的,我的两根都是小管子。三人僵持2秒,博文说:我们石头剪子布,谁赢了听谁的。涵涵赢了博文,于是5根管子都粘起来了。

55AA2661DD4F265BB2D0DE978B7FDC4505FC46C1E63C131DE379A584A9BFE36C818694AD7E1A0EE2BDB30BA24F4BFD30

洋洋打开手电筒,墙面出现光圈。涵涵拿来一根塑料软管和连接的纸筒对比:塑料管比这个管子短那么多,怎么还不透光。洋洋挠挠脑袋:管子弯弯的,把光关在里面出不来吗?涵涵说:怎样才把光放出来呢?

CB1E559763745531A2FFB2838C9A2C468C647B3A559C6BB2E7EDFE56DF1E60BAB10F5CDF2F965ED20428C7AEBC7FE5AE

CB1E559763745531A2FFB2838C9A2C46

“这两根管子除了长度不一样,还有哪儿不一样呢?”老师适时提问。

博文:“一个又长又直,一个弯弯的,耷拉着的”。

涵涵说:我们合作把管子掰直了呢。博文、洋洋各拿管子一头,拉直,涵涵在一端射手电,调整约3秒后,墙上一束亮亮的光源一闪而过。涵涵大喊:哇塞,刚刚光穿过我的管子啦。三个人开心的比了一个V,大声的说“耶”。

【教师解读】:

《指南》中提出:“通过提出有探究意义的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并对事物进行观察,支持和鼓励幼儿探究。”教师适时提问以问题引发幼儿自主探究,再次引发了幼儿思考,幼儿在观察、比较后发现了:五根长长的管子用透明胶带连接后可以穿过光线”,“又长又直的管子可以穿过光线” ,“弯弯的管子会把光关在里面” ,从而产生将“弯弯的管子”调整为“直直的管子”,解决了光线穿透管子的问题,孩子们初步感知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支持性策略】:

1.差异碰撞, 团讨交流。

《幼儿园自主性学习区域活动指导》中也提到:交流有利于幼儿回顾自己的观察、实验操作,整理自己的零碎的感性经验,在交流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应注重经验的整理和提升,另一方面应该注重问题的发现与思考,关注幼儿在活动遭遇的困难以问题引导交流,会使交流活动更有效。

N{RA~$0NOA[M$02(]`]]$BY

2.借助视频,直观感知。

遵循幼儿发展的规律,适时、适宜地推动幼儿向前,我们共同在网上查阅了有关信息:光的直线传播,孩子在《秒懂百科》视频中直观感知到光在空气、固体、水中直线传播的现象。

问题三:怎样才能让光“转弯”呢?

观察四:

【游戏时间】426日上午9:30-9:48

【材料调整】1.原有材料:纸筒、PVC管、塑料软管、手电。

2.添加材料:镜子。

【场景再现】:孩子们带着今天实验新要求:让镜子帮助光在管子里“转弯”,走进了科探区,博文先拿来了两根口径不一的纸筒斜口对接,在管子的一端打开手电,发现光传出来了,他又连接了一根20公分长的纸筒,然后在纸筒的出口处观看,此时他并没有看到光亮,在博文右侧一直在观看的洋洋说:我们用镜子来试一试吧!说完,洋洋又把两根管子对接,把镜子插在了两根管子的中间,发现光被堵住了,他又试着把两个管子斜口连接,把镜子放在了边上,发现光传出来了,按照刚才的方法,他和博文又连接了四根长短不一的管子,此时他们的小手都扶着镜子,于是洋洋对涵涵说:你看光出来了吗?涵涵趴下来看了看说:有的,可是很暗了。她又拿小手在管子的一端试一试,说:你看,这个光太暗了,都看不出来了。洋洋看着面前的纸筒说:我知道了,你们看,光在这里“漏掉”了,边说眼睛边看着两根管子连接处,我们用个黑色塑料袋把它罩住,不让光漏掉。博文说:这样我们就没办法做实验了,东西都倒掉了,怎么办?洋洋挠挠脑袋说:这个我就不知道了。

【教师解读】

1.添加材料,物化活动目标。

《幼儿园区域活动现场指导艺术》中提出:让材料物化活动目标,是指材料呈现的方式暗示了幼儿操作的要求和目标。幼儿通过前几次的实验,对光在同一介质下的直线传播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次的探索活动中,我们把镜子、管子和手电投放在一个筐子里,就是暗示幼儿探究活动的内容是:让镜子帮助光进行“转弯”。

2.借助照片,重温现场。

针对以上幼儿游戏行为,我们两位老师共同观看幼儿游戏照片,将自己看到的信息用速记的方式记录下来并进行交流,交换自己的想法。

【支持性策略】:

1.发现问题,及时讨论。

1)光“漏掉了”怎么办?当孩子们看到实验再现时,洋洋认为光会变暗是因为,在管子连接处,缝隙太大,光“漏”掉了,他想用一个黑色塑料袋罩住漏光处。

2)如何解决让镜子“站起来”这个次生问题?镜子在实验的过程中不容易固定,容易滑倒,会影响实验的效果。

55D96E3E538BBAE455623E2E179DA48E8E3FD032C8F695FF219026B004FEED0A

2.教师参与,帮助解密。

追随孩子的兴趣,以及游戏交流过程中提出的猜想及疑问,结合指南中提到的: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我们生成了一节集体活动《密室追光》,帮助幼儿直观感知光的亮度问题。

3.调整材料,支持探索。

根据幼儿的建议以及我们共同学习的知识,我们在科探区新增了:一个相对密封的箱子,在箱子的两个不同方向各开了一个圆孔,去除原先提供的大镜子。

观察五:

【游戏时间】427日上午9:30-10:10

【材料调整】:具有密封性能的纸箱、燕尾夹、粘土、各类空心管、手电、镜子。

【场景再现】:上次游戏中发生的问题解决了,三个小朋友按照计划,取出了1根纸筒和4pvc管,将pvc管和纸筒斜口对接,在接口处摆放一面镜子,从箱子的一个洞口链接到另一个洞口,然后将箱子盖上,洋洋在洞口负责投射,涵涵和博文到另一个洞口张望,洋洋问:看到光了吗?博文说,有光的,然后博文从柜子上找到了一张褐色的纸,放在出口的一边。果然,纸上映出了一个大的光圈。这一刻,孩子们兴奋的咯咯直笑,大喊:我们成功啦。9D749E434052872393790D84E05DB8BE6402F4BCDD99F072CD485494781A2402ECB66E0092373E1939BED6590ABA4892

游戏分享时,他们迫不及待地向同伴展示。

6F85C582D46AC0B60C05FF0238407F6DA462298226F6F185318E08E62D30535A

1:好神奇呀!

2:原来光还会走迷宫呢。

3:下次我也想来试一试哦。

4:如果在圆洞口放上一个小动物,让小动物亮起来就更棒啦。

……

【教师解读】

    中班幼儿爱玩、好动,并已有初步的科学探究经验,随着观察能力,思考能力的提高,探究、操作能力也在增强。科学探究中,材料是激发和维持幼儿探索兴趣的最好诱因。因此,我们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适宜的操作材料,并以活动的材料为载体,使孩子在与材料的不断互动中层层深入探索。在探索中,他们获得了满足,体验了探索的乐趣。探究过程中,三名幼儿愿意倾听同伴的建议,逐步学会了合作进行探究。

整个活动过程中,三名幼儿始终跟随兴趣,幼儿的自然探索能力、身

三、感悟与收获:如何帮助幼儿将科探活动中零碎的经验系统化?

1.梳理核心经验,及时调整游戏材料。

在游戏跟进过程中,老师为孩子尽可能地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提供能激发和唤醒孩子主动游戏的材料。孩子们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了解了光的传播现象。

2.创设问题情境,以“搭鹰架”的方式支持儿童。

体动作、人际交往能力等都有所提升。                                                                                                                                                                                                                                                                                                                                                                                                                                                                                                                                                                                                                                                                                                                                                                                                                                                                                                                                                                                                                                                                                                                                                                                                                                                                                                                  }H(3KCKT4QRTPSDNS~ZQ7VY                 3.寻找理论支撑,不断论证教师支持性行为的适宜性。

在追逐光奥秘的过程中,为凸显儿童立场和探究精神,我们在《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幼儿园自主性学习区域活动指导》中寻找理论支撑,不断论证教师支持性行为的适宜性。

4.彰显儿童立场,用欣赏的目光解读儿童。

从追随幼儿的兴趣出发、到扩展幼儿认知水平、不断调整适宜的材料、及教师适时介入指导。这个过程提升了我们自身的课程水平,光的奥秘还有许多儿童感兴趣的点,如果孩子们有兴趣我们将继续追随,观察的最高境界是对儿童的欣赏,在和儿童互动的每一个“微时刻”,我们将继续细致观察,彰显儿童立场,我们与孩子的故事未完待续……

分享到:

新闻总数:3124 今日访问量:8714 本月访问量:1111418 总访问量: 54973910

主办单位: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 - 地址:燕湖路1号 - 邮编:210012 - 联系电话:87215175

技术维护: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备案号:苏ICP备170251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