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教育资源>中学>外语>课程改革>阅览文章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语境创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时间:2018/6/5 14:05:55 来源:蒋建华字体显示:大 中 小阅读:10958 次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语境创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溧阳市汤桥初级中学          张水明

  要:本文针对当前初中英语语法语境创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三个教学片断,探讨如何创设合理的语境,从而让学生在有效语境下学习语法知识,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语境创设;问题;对策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教育部,2012)。创设语境能还原英语教学的真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做到乐学、善学。有了恰当的语境,语言学习才能有依托,才会鲜活;学生也只有置身于一定的语境中,才能准确理解语言所表达的真正含义,并选择恰当的语言结构来表达(沈佳,2017)

然而,在目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有很多教师脱离语境或者不善于创设语境而进行孤立的语法教学。教师只在句子层面讲解和分析语法规则,而且设计的作业以及开展的活动也未关注到适当的语境对学生语法内容的学习以及语法运用能力培养的作用。本文拟借用三个教学片断,探讨授课教师在语法教学语境创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在初中英语教师开展英语语法教学和创设适宜的语境方面发挥一定的可借鉴作用。

一、呈现语法内容的语境不连贯,缺乏完整性

在语法教学内容呈现环节,教师要通过创设连贯、完整的语境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语法内容的形式和意义,为学生后期进一步理解和初步使用该语法内容并进而培养语法运用能力做好准备。有效的语境是促进学生感知和理解相关语法形式和意义的“催化剂”,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关的语法内容。陈思羽(2016)认为,语法教学首先要关注的是语法现象所表达的意义。教师应创设情境和提供大量有意义的输入,启发学生感知和理解。

【案例1

牛津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5Amazing things”语法板块的内容为一般过去时。在这一课时学生初步接触一般过去时,初步感知一般过去时的形式及其表意功能,即谈论过去发生的事情并了解动词过去时形式的构成规则。

某教师在上课伊始提问学生:“What day is it today?”然后教师将学生的回答写在黑板上:“It is Monday today.”教师继续提问:“What day was it yesterday?”有很多学生不理解教师提出的问题,只有极少数学生回答:“Sunday.”教师在黑板上板书:“It was Sunday yesterday.”教师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将“is”和“was”标注出来,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并告诉学生“was”表示过去,是“is”的过去式。接着教师说出“I went to the park yesterday.”并将这句话写在黑板上,在“went”下面划线以引起学生注意,告诉学生“went”是动词“go”的过去式,表示是昨天去的,此动作已经结束。

【分析】

该教师只是通过含有一般过去时的句子,在脱离语境的情况下呈现一般过去时。学生只能感知一般过去时的形式,无法理解一般过去时的表意功能。由于缺乏与其它时态的对比与学习,学生也无法知晓一般过去时与他们已经学过的其他时态的区别。通过对话创设语境,引入新内容的教学是常见的教学导入手段之一,但是该教师在创设语境和提问前,并未深入了解学情,只是凭个人主观经验,觉得学生在小学阶段学过一般过时,便能够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而且该教师只从句法层面呈现相关内容,脱离了一般过去时使用的具体语境,通过对话创设的语境前后不连贯,不利于学生真正感知和理解一般过去时表示动作发生在过去的表意功能。

【对策】注重语境创设的前后连贯性

王笃勤(2010)认为,离开语境的语法是死语法,离开语境的语言是死语言。语法的呈现要在一定的上下文、一定的语境之中进行,提供语法所适用的语境。

程晓堂(2009)指出,语言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使用的,如果学生能在相对完整、真实的情境中接触、体验、理解和学习语言,那么他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和用法,也能更好地掌握语言的形式。

基于以上的分析,对案例1中的一般过去时的导入、呈现可以做如下调整: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简单的日历,标出今天并同时询问学生“What day is it today?”,引导学生说出“It is Monday today.”。接着教师可以在日历上标出昨天,并在黑板上写出“yesterday”,然后询问学生:“What day was it yesterday?”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便能容易地回答出:“It was Sunday yesterday.”同时教师再次在日历上标注出今天,询问学生:“Where am I today?”学生回答“You are at school today.”然后教师再次圈出昨天,并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自己在家看电视的情景并接着与学生对话:“Where was I yesterday?”教师呈现“I was at home yesterday.”并引导学生给出:“You were at home yesterday.”教师标注出“were”,引导学生关注到这种形式的表意功能,即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

二、忽视学情,语境创设失真不符合实际

沈佳(2017)指出,语境创设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积极输出语言,用语言做事情。教师应创设恰当的语境,使学生能够在适宜的语境启发下逐步理解目标语言并能逐步正确、得体地运用所学语言。

【案例2

牛津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1语法板块内容为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在一次随堂听课中,授课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课伊始,教师叫了三名身高不一样的同学站在教室前面。教师说出一些句子并写在黑板上:Li Yong is tall. Wang Liang is taller than Li Yong. Wu Xingxing is the tallest of the three boys. He is taller than the other two boys.实际上笔者发现,名叫李勇的同学个子并不高,与该教师所说的句子实际情况并不相符。接下来,该教师又呈现了三种水果,在向学生呈现实物的同时,在黑板上写出了以下句子:The apple is big. The banana is bigger than the apple. The pineapple is the biggest.实际上该教师出示的苹果也并不大,而且香蕉和苹果也不适合从大小方面来比较。该教师创设的语境就失真了,属于“假语境”,违背语言学习的真实性原则,反而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

【分析】

教师在创设语境时要秉持真实性原则。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语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新的语言知识。教师不能脱离实际情况,为了语境而语境,人为地创设一些明显与实际情况不符的语境,这样失真的“假语境”不但不利于学生学习,反而还有可能干扰学生对新内容的理解和学习,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

【对策】注重语境创设的真实性

沈佳(2017)认为,学生在贴近生活的真实语境中接触、体验和学习语言,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和用法,积极构建知识网络,达成学习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语境创设过程中要深入挖掘教材,提供与学生实际情况一致的语言信息,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感知语言、辨别语言包含的规则以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具有真实性的语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运用综合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对案例2中的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导入、呈现可以做如下调整:

教师可以在课件上依次呈现篮球运动员姚明、演员陈佩斯以及潘长江的图片,并同时呈现以下例句:Yao Ming is tall. He is taller than Chen Peisi. Chen Peisi is taller than Pan Changjiang. Yao Ming is the tallest of the three. 学生从三个人的身高对比中很容易感知比较级和最高级的表意功能,即比较级表示两者相比,其中一者更怎么样,最高级表示在三者中其中一者最怎么样,超过了其他两者。这为学生后续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设计的练习缺乏一定的语境,练习设计“为语法而语法”

目前教师自己设计的语法练习或者从一些教辅资料上选用的语法练习都不同程度地脱离语境。语法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要学生学会做题,而是要学生学会用英语表达真情实感,提高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体现“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而能用”的教学理念(张理英,2013)。朱晓燕(2011)认为,在语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倾向于更多关注句子的语法正确性,忽视指导学生运用语法在表达语言意义时的得体性,即没有更多关注语境和意义表达的准确性,结果把语法教学的过程变为做习题。这种方式最突出的问题是,把具体语法项目的意义理解和功能运用与语境分割开来,使学生难以准确理解某个语法通常应该在何种场合使用、传递何种核心意义。

【案例3

牛津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5语法板块内容为一般过去时,在学生了解了一般过去时的形式、意义以及动词过去式的构成规则后,教师设计了以下单选题让学生完成:

Mary ________ to school ten minutes ago.

A. went    B. goes    C. has gone    D. have gone to

【分析】

程晓堂(2013)指出,事实上,语言的使用都是在具体的语篇和语境中进行的。脱离具体语境和上下文,句子层次上的许多问题很难加以解释。因此,许多研究者指出,语言规则本身不应该成为教学的最终目的,教授语法时还应包括语言形式的意义、与之所关联的社会因素和语篇语境等(程晓堂,2013)。大量乏味的练习也是削弱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样,缺乏语言使用语境的练习也是导致学生丧失英语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之一。

这种语法练习停留在句子层面分析语法,脱离了语境,而且其中后两个选项是七年级学生暂时未接触到的现在完成时,已经远远超越了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水平,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林立(2013)指出,语法测试应该以测试学习者在语境下使用恰当的语法形式为主。有时语境不应仅局限于句子层面,而往往要超越句子层面。

【对策】注重创设突出语言运用实效性的语境

教师可以给此题设置一个语境,学生结合语境,能更好地理解一般过去时表示发生在过去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这一功能。更改后的练习为:

Jack: Hello! Mark. Nice to see you!

Mark: Hi! Jack. Nice to see you, too!

Jack: I phoned Mary just now, but there was no reply. Do you know where she is?

Mark: Oh! I saw her half an hour ago. She ________ to school ten minutes ago.

A. went    B. go    C. goes    C. is going

调整后的练习不仅突出了一般过去时表示动作发生在过去的功能,而且还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一般过去时与他们已经学过的其他两种时态(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的区别,通过对比一般过去时与其它时态的差异,加深对一般过去时表意功能的理解。

倪海棠(2016)指出,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设计有层次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循序渐进在语境中接触、体验、理解和运用真实语言,逐步实现语言知识的内化。而有意义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美好的情感和浓厚的兴趣,使他们学而不厌,对学习保持热情。

语境对有效的语法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完整、有趣的语境有助于学生学习语法知识,培养语法运用能力,实现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即在生活中的得体运用。沈佳(2017)指出,教师在创设语境时,首先要从语言功能的角度分析语言使用的各种场景,再从语言学习和学生知识储备的角度筛选所教语言在生活中运用的各种场景,进而创设出适合语言学习的语境。教师要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语法学习的语境,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语法形式的具体表意功能,并紧密结合语境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沈佳 “小学英语教学中语境创设失当案例分析及对策”,《中小学外语教学》,2017年第3

3. 陈思羽 “以运用为核心的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策略”,《中小学外语教学》,2016年第12

4. 王笃勤 《初中英语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 张理英 “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的探讨——以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为例”,《中小学外语教学》,2013年第7

6. 程晓堂 “关于英语语法教学问题的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第4

7. 林立 《英语语法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8. 倪海棠 “创设英语课堂教学情境的问题与对策”,《中小学外语教学》,2016年第4


分享到:

新闻总数:3140 今日访问量:17667 本月访问量:98990 总访问量: 56655164

主办单位: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 - 地址:燕湖路1号 - 邮编:210012 - 联系电话:87215175

技术维护: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备案号:苏ICP备170251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