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教育资源>综合>幼教>教育科研>阅览文章

常州评比一等奖论文

从教师的“无为”与“有为”看幼儿教师的角色转变????????????????????????? 溧阳市书院巷幼儿园? 张文渊

时间:2017/6/5 16:33:52 来源:姜田芳字体显示:大 中 小阅读:10763 次

从教师的“无为”与“有为”看幼儿教师的角色转变

                          溧阳市书院巷幼儿园  张文渊

【摘要】

《纲要》中提出幼儿教师要做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究竟该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在师幼互动时,应如何适度把握“无为”与“有为”的度,使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无为  有为  角色转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有时候经常问自己:我该怎样做一名好老师?在工作中,幼儿老师的角色究竟该如何才恰如其分?“支持、合作、引导”在与幼儿的交往中又如何体现呢?遇到什么样的情况该“有为”,什么时候又该“无为”呢?笔者尝试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几则案例进行反思和分析。

一、面对困难,选择“偷懒”

案例1:

早晨户外活动时间,玩沙包这一组的小朋友不小心把投的沙包扔到了“动物洞”上(扔沙包的目标)。由于高度和孩子们的身高比起来明显悬殊较大。孩子们垫起脚都够不着,这时有的孩子向我开始求救了,“老师,我们的沙包到上面去了,我们够不到!"我正打算过去时,立即反应到这正好是一个让孩子学会自己灵活地去处理问题的机会。于是我说:“孩子们,你们自己想想办法呢,老师不帮你们。”

    听完我的话,孩子们忙活开了,知道从我这里得不到帮助,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在商量着。个子高一点的孩子一开始使劲地往上跳跃,希望借助于自己的身高优势和跳跃能力能够到,可结果失败了,因为跳起来以后明显还有一大段距离,宣告失败。没过一会儿,在旁边玩跳绳的孩子们也跑过来了,他们想借助于手上玩的绳子能够到,一试还是失败了,因为绳子是软的,用力甩上去,高度是够到了,可是还是没法弄下来,沙包一动不动,不是他们所需要的工具。孩子们没有轻言放弃,这使在一旁观察的我很高兴。这时,其中有一个孩子开始敲打“动物洞”,其他孩子也开始跟着一起使劲握紧拳头去敲击,随着一次一次地震动,沙包一点一点地往下移动,慢慢地,慢慢地……孩子们终于拿到了沙包,他们一起欢呼起来。

分析:

看到孩子们的成功,真庆幸自己的“偷懒”, 孩子们前后用了三次不同的探索方式,由此经验一次比一次提升,最后体验到了无比成功的喜悦。老师的帮与不帮直接影响到孩子们自由探索进而体验成功的快乐。 案例中的“偷偷懒”,实则老师是成为了在游戏活动、探索活动中“支持者”的角色,对孩子们充满信心,给他们以足够的时间去探索,耐心等待孩子们的发现,等待他们智慧迸发的那一刻。相信,这次“智取沙包”的经验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会留下无比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是一次美丽的回忆。

记得曾经有人说过:“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按照以往的做法,当孩子们出现类似的小问题时,我们肯定会快速地帮助解决。可正是这样的一个举动,恰恰剥夺了孩子去尝试面对困难进而解决困难的机会,这个中间承载的是智慧、是勇气,更是面对困难不服输的可贵品质!《纲要》中提出的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成为孩子学习的支持者,我想:留出空白,耐心等待,给孩子一个机会,这也正是实践纲要精神的体现吧。

二、面对茫然,选择“加入”

玩沙,是孩子们的天性,“沙”是大自然给孩子们的美丽馈赠。所以,每次一说到去玩沙,孩子们那高兴的劲是用语言难以形容的。和往常一样,孩子们也手拿着玩沙工具在幼儿园的沙坑里开始规划着自己的宏伟蓝图。只见阳阳和豪豪两人蹲在那一筹莫展,好像遇到了什么难事。“你们在做什么?”“我们在做喜马拉雅山!”阳阳抢着说,“不对,我们在做火山,马上火山要爆发了,但是火山老是搭不高,搭到这么一点就塌了……!”豪豪立即反对。显然意见不统一,但能看出孩子们知识经验的建构。(喜马拉雅山是我们刚学到的的主题“我的祖国”里面的知识内容,看,孩子们在游戏时就把它融入到他们的游戏世界里,融入到生活中加以运用与再现。)“想想是因为什么会塌下来呢?”“哦,我知道,是因为沙子不会黏在一起……””那想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阳阳看到沙坑旁边的小池塘,他们立即想出了办法,用小碗舀来一些水,解决了磊高的问题。随后,翔翔提出,要借助一个工具把火山做的像一点,于是拿了一个像“碗”一样的玩具把它倒扣在上面,我提议把碗换个方向把沙堆中间掏空,往下压一压,这样一来,“火山”就真的树立在我们面前了,孩子们不禁欢呼大功告成了!“火山里面还会喷出很多红的岩浆呢……”“对!我们去找点岩浆!”孩子们又开始忙活起来。整个游戏过程一点点在丰富、推进……

分析:

曾几何时,在孩子们游戏时,老师都是居高临下或是充当旁观者的。我们都习惯站在旁边“看”孩子们玩游戏或是以“权威”的身份去进行指导游戏。而当我加入孩子们的游戏,走进孩子们的世界时,便有了一片另外的风景。“旁观”式的指挥与组织只会受到孩子们的排斥,而“参与”式的亲身感受才会得到孩子们意外的欢迎。何不蹲下身来和他们促膝长谈,何不一起加入他们的游戏世界,何不改变老师一贯的常态,变“被动”为“主动”,变“呵斥”为“引导”,变“旁观”为“加入”呢?我真切地感受到:当我蹲下身的那一刻,我和孩子的距离拉近了,我成为了他们的朋友,成为了他们的玩伴。

三、面对争辩,选择“倾听”

12月25日,圣诞节,朱珈仪早早地来到幼儿园。她一蹦一跳地跑过来问我:“老师,你昨天收到圣诞老人的礼物了吗?”我摇了摇头,“没有呀!你呢?”“我收到了!”只见她兴奋地拍了一下手,凑过来跟我说:“我告诉你,我哥哥还收到礼物了呢,我们的礼物是藏在袜子里面的!”看着她神采飞扬的样子,我也被她的愉快情绪感染着。“哦?真的吗?你们昨天去商场的啊?商场里面有圣诞老人,是吗?”“不是”,她用力地摇了摇头,“我昨天晚上把袜子放在边上,早晨起来里面就有一本书和一盒巧克力,我哥哥也是的,他收到的礼物是……”小嘴巴叽里呱啦地说个不停,看的出来她有多么的兴奋。(我心想:她的妈妈一定是个很用心的妈妈,一位呵护童心的母亲)“是吗?那圣诞老人肯定很喜欢你,他才会送你礼物的。”她开心地咧开了小嘴巴。

在我们对话的时候,林陈也竖着小耳朵在旁边认真地听着,什么事情都逃不了她的眼睛。“林陈,你昨天收到礼物了吗?”“没有,圣诞老人是假的,根本就没有圣诞老人!”她很确定地振振有词地说道。“有的,有的,就是有的,我收到了很多礼物的……”一个相信有圣诞老人,一个非常确定的说是假的,两个人开始争辩起来……

分析:

此时,我没有过多的介入,去判断到底谁对谁错。有的孩子随着经验的丰富,他们已明白了“真相”, 但我们仍然愿意告诉孩子是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我不想过早地去拆穿这个“美丽的谎言”,因为我更想守护好这份童心,这份纯真的心灵,让孩子们心中有圣诞老人这样一个梦、这样一个期盼有什么不好?等孩子们渐渐长大,他们自然会明白,袜子里的礼物到底是谁送来的,爸爸妈妈对他们沉甸甸的爱随着时间的推移,年岁的长大自然也会懂得。相信孩子,守护好孩子的童心,等待孩子的慢慢长大……

四、面对抢夺,选择“放手”

幼儿园里的争抢事件时而发生,孩子们经常为了一样玩具或一样物品进行争抢,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第一反应就是当即制止这样的行为,进而说教以控制再次发生这样的情况。可是,偶然的一次晨间活动,我发现了如下这一幕,可我却制止住了自己的脚步——

晨间锻炼时间,一二两排玩的是跳皮筋和障碍跳,三四两排玩的是呼啦圈和篮球。孩子们交换玩具的时间到了,在我的一声令下,一二两排的小朋友和三四两排的小朋友开始迅速交换玩具。

只听有个孩子跑过来说:“老师,有人在抢玩具了!”我循声望去,只见一向做事速度慢、说话声音小的琪琪正和小杰抱成一团,抢着一个篮球。琪琪双手抱着球,努力地在向后面拖拽,嘴里还慢慢吞吞地说着:“球是我的,是我先拿到的!”小杰有点强势,在拼命争抢,“给我,给我!”看到这样的场面,如果是别的孩子这样的话,我会有点生气,再对他们进行教育。但是今天看到琪琪这样,反而心中掠过一丝从未有过的窃喜。原来,球是琪琪先拿到的,小杰见没有玩具了,便和琪琪发生了争抢,出现了刚才那一幕。我用相机快速地按下了快门,记录下琪琪成长过程中的一瞬间。

分析:

她,个子高高的,但却总是那么唯唯诺诺、说话声音小、做事速度慢,从不与别人发生矛盾,遇到争抢也总是让着别人。就这样一个女孩,今天——她正尝试着迈出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步。这是她第一次和别人发生争抢,第一次在努力争取自己的权益,第一次跟别人说:“这是我的,你不许拿!”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所以,我没有呵斥这样的行为,反而暗暗为她的行为而感到高兴,虽然她在争取的时候声音很小也很轻,但是看得出来,她在努力的“尝试”。相信,有了今天的“开始”,她会变得更加大胆、自信、阳光,我会用爱耐心地去守护好这份成长。

 人与人之间总有差别,每一个孩子都是特别的个体,每一个孩子的举手投足都会传递出不同的信息,正所谓“因材施教”,面对不一样的孩子,就要选择不一样的处理方式。用心去读懂孩子的内心,记录下孩子成长的每一瞬间。

    在某一特定的环境里,教师只要进行一个小的改变,说不定就会为孩子们带来一种惊奇与快乐,也会让教育的本质、价值获得一个质的飞跃。“教育”是多变的,“教师”也应相应地进行变化,不管是角色、方法、行为,这样,就一定能读懂孩子的内心需求,走进孩子们的缤纷世界。相信:只有这样,教师的角色才会做得游刃有余,“有为”和“无为”境界自会敞明,会让这份职业焕发出新的光彩,更让孩子们在自己的缤纷世界里快乐地自由翱翔!

 


分享到:

新闻总数:3137 今日访问量:1700 本月访问量:1385233 总访问量: 56488070

主办单位: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 - 地址:燕湖路1号 - 邮编:210012 - 联系电话:87215175

技术维护: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备案号:苏ICP备170251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