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教育资源>中学>物理>试题交流>阅览文章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物理期末监测质量分析报告

时间:2017/1/18 19:31:42 来源:芮冬英字体显示:大 中 小阅读:10626 次

一、试卷总体评价

试卷由单选择题(5题)、多选题(4题)、填空实验题(2题)、选修ABC32)和计算题(3题)组成,全卷120分。试卷结构、分值完全仿照高考要求,命题以新课程标准及江苏高考考试说明为依据,内容覆盖全部高中物理教学。难度系数0.47

  

二、学生答题情况及错误原因分析

1. 各题得分率:

题号

1

2

3

4

5

 

 

 

 

得分率

76.88

79.28

72.13

23.61

40.74

 

 

 

 

题号

6

7

8

9

 

 

 

 

得分率

48.55

44.94

29.46

28.15

 

 

 

 

题号

10

11

12B

12C

 

得分率

46.08

56.39

78.08

82.11

86.03

42.53

74.98

78.46

 

题号

13

14

15

得分率

46.88

30.34

35.81

43.39

12.69

26.74

49.60

40.38

4.44

 

2. 典型错误分析:

3题,静电场与静电平衡知识综合,考查学生对静电场中电场线、等势面、电场力做功的特征及静电平衡的特征,是高考中高频题型之一。该题得分率为72.13%,说明大部分学生对此类基本知识掌握较好,造成学生误判的主要为D选项,原因有二:一是静电平衡知识掌握得相对薄弱;二是审题不明,将电势与电场混淆。

5题,力学中的图象问题。图象问题较抽象,对学生理解、分析、推理、综合的能力要求较高。此题的难度主要表现在纵横两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均为矢量,区别于平时训练较多而形成思维定势的横轴为时间标量,学生对于图象进入第三象限容易造成直觉误判,反映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对于物理本质的理解和分析存在欠缺。

6题,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考查感应电流的产生以及楞次定律。要求学生能从生活实例中建立物理模型,并熟练应用规律进行分析判断。学生的错误主要表现为对空间立体图的理解不准确和“有金属片通过”的本质理解不了。

7题,万有引力知识,要求学生熟练应用万有引力和牛顿运动定律对不同天体系进行分析、比较。内容是高考选择题中必考内容之一。此题由于涉及四个天体、两个情境,并进行比例运算,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运算能力要求都很高,得分率只有44%。学生的错误主要表现为研究对象不确定、机械代公式及运算错误。

8题,电路综合题,因涉及电容器的充放电判断、二极管的单向导电限制而增加了题目的难度,同时对物理过程演变的分析和推理能力要求很高,学生对于终态的分析存在思维障碍。

9题,动力学及能量综合,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等概念和规律。就能力而言,对小球运动过程的分析、弹簧弹力的变化分析,由此带来的小球运动速度及加速度的分析,要求较高。

以上两题就考试的策略而言,对于多选的最后两题,一般能力要求较高,但四个选项中确定一个选项还是比较容易的,但大多数学生还没有保24这种答题和得分意识,在后段复习中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有意识地加以强化。

10题,本题为常规实验题拼盘,考查两把尺的读数、伏安法测电阻,但得分率并不高,学生对于基本仪器的使用和常规实验的掌握仍然薄弱,尤其是实验电路图的设计,只看表象不分析物理本质而对大小电阻的鉴定不明导致设计错误。

11题,力学实验拓展题,此题巧妙地将定义瞬时速度的极限思想以函数图象的形式量化地融合到实验之中,要求学生既要有明确的物理思想,又要有清晰的物理概念,还要将两者结合融合进实验设计,对学生相应基础知识的考查和能力的考查都十分到位。学生错误主要表现在以极限思想定义瞬时速度不明了,没有分析该情境中加速度的求解方法,误将 的斜率作为加速度。

13题,为电磁感应与电路、能量相结合的常规试题,本题考查导体转动切割产生感应电动势,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克服安掊力做功与电路中产生电热的关系等。但此题的得分明显达到预期。错误的主要原因:(1)电动势E=BLv中,有效切割速度理解不清;有效切割长度以圆盘的直径代入,貌视“粗心”,其实为物理模型的构建不到位。(2)没有掌握电磁感应中克服安掊力做功与电路中产生电热的关系;(3缺乏对电磁感应中导体产生电流原因的本质认识。

14题,牛顿第二定律、圆周运动、机械能守恒的综合题。由于本题研究对象涉及两个物体,为连接体的牛顿第二定律应用和系统机械能守恒,难度较高。错误的主要原因:(1)部分同学根本看不懂题意,不知道两个小球是如何牵连运动;(2)认为两个小球均做匀加速运动,以第1问中的加速度代入,求解第2问中m2运动到最高时细线的拉力和小球的速度;(3)不会从能量转化的角度针对系统写出能量守恒表达式;

15题,复合场和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问题。第1问考查复合场中匀速直线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比较容易。但得分率低,原因是部分学生来不及仔细审题和分析。第2问,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和周期的计算以及周期性描述,得分容易,得满分困难。第3问,在第2问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能够解答的学生寥寥无几,绝大部分学生选择放弃。

三、教学建议

1.研读考试说明,研究高考试题。

《考试说明》是高考复习的依据,《说明》中罗列的考试内容和难度要求以及典型示例题,代表命题的方向。尤其是对典型示例题的解析,详细分析了考查的知识、能力、难度、命题素材的来源以及命题意图和教学建议,须认真仔细研读并领会,在复习中加以渗透,诸如知识点的针对性、教材的使用、训练题的选择和改编,都要以此为参考的重要依据。

2.重视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复习。

二轮复习中,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导地位不能改变,要进一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加强对重点概念和规律训练,只有理解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掌握了物理学的基本技能,才有物理学科素养和解题能力的提高。

3.二轮复习要注意四“精”,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精选:教师要根据《考试说明》和自己掌握的信息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在众多的复习资料、各地的模拟试卷中增删修改,取我所需,为我所用,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精讲:高考的重点、难点、热点与学生困惑易错的地方重点讲、详细讲,其他知识略讲。

精练:针对高考的重点、难点、热点与学生易错的地方多练,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形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对常考的热点知识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并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精评:二轮复习过程中每次考试后,不要试题逐个讲评,甚至每个题详细讲评。要对有代表性、典型性、迷惑性的问题着重评。讲评做到多种形式并举:集体讲评和个别辅导相结合,老师评、学生评、师生一起评相结合等。

4.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轮复习一般以专题复习为主,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灵活选择专题。要通过练习考试、课堂提问、课后谈话等多种方式准确捕捉学生知识上存在的盲点、障碍、死角,选择共性的问题开设专题。老师应尽可能把一轮复习中学生做过、考过的易错题让学生辨别和反思,从中找出这类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使学生对这类问题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

5.重视对学生解题规范和应试方法的指导。

在二轮复习中,解题训练中要加强解题过程书写的规范化训练,要求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步骤,展示分析解答的思维过程。纠正学生“连等”、“罗列公式而不写关系式”等不良习惯。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各次测验和模拟考试中积累考试经验,调节应试心理,取舍有度,掌握应试技巧,使自己的应有的水平在考试中得到充分发挥。

6. 关爱全体学生,实施分层教学。

高三学生负担重、压力大,教师要通过作业批注、课堂提问、课后辅导、心理抚慰等多种渠道和方法表达关爱之心,尤其是对临界生和有需求的学生。在对作业统计中的大多数错误集体点评和实施跟踪训练时,对少数学生的基础性错误不能不管不问,做好个别辅导。

 

文件下载

分享到:

新闻总数:3137 今日访问量:45939 本月访问量:1299998 总访问量: 56402835

主办单位: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 - 地址:燕湖路1号 - 邮编:210012 - 联系电话:87215175

技术维护: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备案号:苏ICP备17025136号-1